民俗介绍之正月初六送穷神道教文化中的悟在天成与自然融合
文中提到的正月初六送穷神的习俗,源远流长,是汉族民间的一种岁时风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并送走穷鬼,即所谓的“穷子”。穷鬼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一种不吉利的存在,它们需要被送出门外,以确保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利。
关于穷子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据《金谷园记》记载, 穷子是高阳氏的一个瘦弱儿子,他喜欢穿破衣烂衫吃糜食,因此人们称他为“穷子”。还有说法认为,颛顼帝王生了一个不完整的人形,这个孩子没有完好的衣服,所以宫里人都叫他“穷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逐渐被尊为“送穷鬼”的活动。在宋朝之后,“送穷”一词更换成了“送穷神”,但到底是神还是鬼,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这个节日通常伴随着各种仪式和活动,如扫除家中的污秽物品、烧掉破烂、制作芭蕉船点灯、供煎饼等。有些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习惯,比如陕西,在五日清晨束纸做成舟车糗饵,然后扔到街上,也有地方将垃圾扔出去叫做“送穷”。
在北京,这一天也有一些独特的传统,如用布制小包当作 究向外扔,也有男孩装扮成财神刘海上街抢取这些包裹,而这背后的故事则与财富吉祥相关联。另外,还有一项名为狩猎的小游戏,它起源于此类活动,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进行了。
总之,正月初六作为一个重要节日,不仅代表着辞旧迎新的意义,而且也是商贾开市的大吉大利之日,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是在文化层面还是实际生活中,都充满了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