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悟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秘
福州裴仙宫的“摆塔文化”:中秋节的传统与创新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以家中贵重物品为庆祝之举。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不仅成为了一种对祖先的尊敬,也成为了庆祝中秋佳节的一种独特方式。在清代,这一习俗更是广受欢迎,有人甚至将其详细记录在日记中。
福州裴仙宫作为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治平年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裴仙宫在明清盛兴时期开始了举办摆塔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在改革开放后,由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领导下的团队努力保护并发扬这项民俗,以确保这一珍贵遗产能够被未来世代所承接。
每当中秋佳节临近,裴仙宫便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摆塔活动。这次活动通常包括搭建多层桌子以及精心挑选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等,将这些精致的小件置于木架上形成完整场景。此外,还有铁皮或薄木板制成的小型宝塔,从七层到十三层不等,它们是整个展示中的焦点。
除了这些常规品种,还有一些特别之处使得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生动。例如,每个桌子的中心必定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宝塔,而左右两侧则是弥勒佛、八仙和天女散花等神圣图像,以及婚嫁仪仗——打旗、扛凉伞、吹喇叭和抬轿子的小偶人等。而且,无论大小,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排列原则,使得整体布局既美观又协调。
此外,在装饰品中也不能少了一个碟或一对“禾秧盆景”。这种用稻谷灌水让其发芽成绿色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一抹生机,更有着丰收之意。
过去,“摆塔”的意义主要是象征繁荣富强,现在它不仅纪念戚家军爱国精神,而且越高的地面代表步步高升。而在疫情期间,尽管情况特殊,但裴仙宫依然坚持了这一传统,为那些奋战在前线医护人员献上了敬意。这一老旧习俗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