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道家的为人处世之道在社会中的体现
吴筠(?——778年),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道教名士,也是道门中文学创作最丰富的作家之一。对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少,并且一些问题有待商榷。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吴筠传》云:“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权德舆《中岳宗元先生吴尊师集序》(以下简称《集序》)云:“生十五年,笃志于道,与同术者隐于南阳倚帝山,闳览古先,遐蹈物表,芝耕云卧,声利不入。”1 其《酬刘待御过草堂》自叙云:“弱冠涉儒墨,壮怀归道真。”(孙望《全唐诗补逸》卷之十八)1 可知他在青少年时期,对儒家经学比较熟悉,并曾参加进士考试。可能是由于应举不第的原因,他才笃志于道学。
吴筠有志于道,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其入道、师承问题。根据史料,《旧唐书》本传云:“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而《新唐书》则记载“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 道士籍”,并提到他“乃入嵩山依冯齐整”。究其原因,一些学者认为他“师事潘师正为 道士”;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困惑。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如果按照潘师正卒年的记录,那么当时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而潘师正去世后再有五代以上的人授予吴筠法,是显然不可思议的。此外,由于官方对达官贵族和高级僧侣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可以推测出Wu Yung-shih实际上是在天宝初被授予度号的一位高级僧侣,而非直接受制于潘師正。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在历史文献中关于Wu Yung-shih所受的正式教育背景及其与其他名人的交往情况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在开元间,他曾参与文学活动,与李白、孔巢父等交游,这些都是明确说明了他在文化界的地位以及与当时文学界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我们无法确定Wu Yung-shih确切接受哪位大德作为自己的老师,但有一点很清楚,即他的修行历程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他既能接触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够融入宫廷生活,同时又保持着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在诗歌中展现出的哲理性和深邃感,以及对政治局势的小心翼翼地表达,不仅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大环境,更展示了一个个性鲜明、思想独立的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一种既谦逊又坚定,不屈不挠的心态面对着权力的考验,为自己树立了一番清晰而坚定的个人信仰。他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用最朴素但又极具力量的话语表达出来,让这一段历史上的光芒继续闪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