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家故事及其哲理揭秘全真律坛外人未知的戒法之谜

道家故事及其哲理揭秘全真律坛外人未知的戒法之谜

在1989年,北京白云观举行了全真派第一次的传戒合影,这一盛事由宋士洪道长提供图片。对于戒律而言,它意味着禁止和归真,是修行的重要务必。天真皇人曾经说过:“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因此,当一个人进入戒坛,他们必须秉持诚意接受戒律,并努力保持安静,遵循严格的威仪。这要求他们远离五祖和七真的影响,而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品德,以成为全真的榜样,维护家风。

从严格意义上讲,全真派的传戒活动并不算是一个法事,更应该被视为一个严谨的教务活动,是维护道教纪律、重建教制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全真派并不是第一个进行传戒活动的组织,这一做法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在敦煌文书中,有一份唐代道士受十戒经盟文,该文记载了王景仙女道士在张泰门下接受十大誓愿,并承诺要修行供养,以此作为身外宝。这份盟文反映了唐代道士受戒的情况,因此有人提出的“佛教影响”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理由有二:首先,在印度佛教历史中,没有明确记载有关传授戒律的手续,因为印度佛教更多地以讲经辩论为主导,不涉及直接对弟子进行传授。而其次,由于中国佛教关于传授戒律方面的大量文献主要出现在唐宋之后,与早期已有的全真派所采用的行为相比,其晚出多年。此外,全真派对于传授这项责任极其慎重,一位方丈大律师不会轻易将这项权力赋予他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会选择保留这一权力。

根据《玄都律坛内庭要秘》,任何想要接受戒律的人,都必须具备以下十个条件:好求胜法且能如流般实践善良;好近贤智,无疑惑之心;聪慧且能辨别是非;谨慎,不敢逾越言语与行动;柔顺少犯过错;能够超越自己寻找师傅,如同贫穷却得到了宝贵的事物一样珍惜它;尊敬师父、重视教育,就像拥有财富一般珍视它;能够侍奉师长,不辞劳累报答恩情;对先前的师父有感激之心,即使日夜不懈也无怨恨。

同时,对于方丈大律师来说,只有那些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才会被他教授这些法律:如果你的心路未定,那么我不会给你法律。如果你不能诚实,那么我也不给你。如果你缺乏坚强果敢,或是五逆恶念充斥,则绝不会教授。如果你患病或身体虚弱,也绝不会教授。但如果所有这些都满足,即便自然界出现劫难,我也会自发显现,用我的力量来保护他们。

从古至今,道家的教师们通过受取某些科仪即可成就神仙,这就是我们所继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初期时期,大约指的是太上老君降临地球后制定的那套制度。一开始,许多宗旨都是为了抵抗贪欲和保持清静,《老君想尔》(Old Man's Thought)可能是正一天师最早的一部禁令,也可以看作是整个 道教学术体系中的第一部禁令。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形成了包括三皈、三忌、八忌和十忌等各种各样的规定。直到北宋时期,全真的兴起,使得这些规定更加完善,并引入了一套新的制度——“传授”。这个制度本质上源自全真的最初法则,而依旧遵循古人的方法,将知识口口相傳,从而确保信息仅限于信任worthy 的接收者。在这种环境下,“六耳”(听闻但不说话)成了守护知识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当人们谈论关于神仙修炼的问题时,他们通常避免使用一些容易让俗世理解错误含义的话语,从而保护真正懂得此事的人身份隐私。

总结来说,整个过程表明,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对于如何正确地理解并实施这些原始准则,以及如何将它们与更深层次哲学思想结合起来,都是一项艰巨又必要的事业。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感悟100字 道德经经典1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解读道德经中的生死哲学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宝库中,道教的核心著作《道德经》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由庄子所著,共有100句...
道德经真正的原文 道德经第一章深...
道德经第一章深度解读 为什么是《道德经》?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创作于战国时期,是老子所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等哲...
道教紫袍 无欲之心是不是...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无欲”与“刚”的神秘领域。这个领域里,女人们通常被认为是感情和情感的承载者,她们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但当一位女性拥有一...
道家经典名言50句 道家著名人物名...
揭秘道教圣贤:诸葛亮、张良与黄帝的智慧传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有着一套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道家哲学。它以“道”为核心,强调自然界万物皆有其内在规律...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