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宗玄先生吴筠啊他在道家名人列表中占据着什么位置呢
在唐代,中国道教发展至鼎盛时期,外丹学说已达巅峰,其理论被文人墨客广泛讨论和赞颂。然而,随着太宗一朝的出现,服用外丹致死者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承祯和吴筠等人推崇内丹学说,以批判外丹之弊,并开创了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今陕西)人,因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愿追求功名。他自幼聪明过人,对经史尤有研究。在十五岁时,他开始涉足道教,与同道之士一起隐居于南阳的倚帝山。后来,他进入嵩山学习,从体玄先生的潘师正处受业传法。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吴筠离开嵩山,南游金陵访道,并最终隐居于茅山修行。在此期间,他东游天台山,与当地诗人们交往甚深,有《躁东南》诗歌流传四方。当玄宗闻知他的大名,便遣使征召,但吴筠始终保持独立不羁,不为权贵所动摇。
玄宗曾多次询问他的仙法与神仙事宜,而吴筠总是以《道德经》的精要为核心,无欲无求,让玄宗明白自己无法达到这些境界。在京城期间,他常参与朝会,与文武官员并肩作战,但他更多的是以言辞激烈而忠诚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赢得了玄宗的器重。
到了天宝年间(742-756年),李林甫、杨国忠掌政,当时朝廷政治日益混乱。尽管如此,吴筠仍然预见到国家将来大乱的情景,上奏请求返归嵩山,但一直未被允许,最终在岳观内另建了一座道院让他管理。此后,在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再次向玄宗上奏请求回归茅山,此次得到同意。不久之后,大乱发生,唐代宗逃往蜀汉,而江淮地区陷入盗贼频发。于是,吴筠再度东游会稽,以诗酒相聚,与李白、孔巢父等文学家交流思想生活。这段时间里,他们虽然身处荒乱,却能找到一种宁静与自由。
直到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在越中逝世,被谥号“宗玄先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心目论》、《复淳化论》、《形神可固论》等,以及《坐忘论》、《明真辨伪论》、《辅正除邪论》等,这些作品显示出他的独特内丹思想,也成为了未来流派的一种基础。而他的“恬淡无为”、“守静去欲”,以及“神仙可学”的理念,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