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修行诗句中的天然道观
福州裴仙宫的“摆塔文化”:道教修行诗句中的天然道观
在明嘉靖年间,福州的中秋节庆祝活动中诞生了一项独特的习俗——“摆塔”。据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他,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模仿古塔模型,并且在清代更是流行开来。在《闽杂记补遗》中,施鸿保记录了这一盛况:“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
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展示,也包含了尊敬祖先和庆祝节日的情感。裴仙宫作为宋代建立的小型道观,在明清时期便开始举办这种特殊的仪式。改革开放后,该寺庙主任陈锦丰道长继续这项文化传承,将“摆塔”延续至今。
每逢佳节之际,裴仙宫都会组织人员进行传统摆塔活动。一桌桌布置于空旷区域内,其中头桌紧靠墙壁,其余桌子依次排列。此外,每个摊位上都有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动物等,以及木制模型小椅子、小桌子等。
这些艺术品按照一定规律布局,以古老风格搭配现代元素。这不仅是一种美学上的欣赏,更是一个深厚文化底蕴与生活情趣融合的见证。而那些被称作“禾秧盆景”的装饰,则寓意五谷丰登,是对自然恩赐的一种赞颂。
在过去,“摆塔”象征着繁荣富强,而现在,它也提醒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而面对疫情挑战,那些默默无闻却奋力抗疫的人们,也成为了新的“医护天使”,得到人们最真挚的致敬。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摆塔文化”的意义远远超越其表面的娱乐性,它触及的是一种对于历史、社会和个人价值观念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