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六念了九字真言被压得更厉害
德充於内,物应於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鲁有兀者王驸,姓王,名驰,鲁人也。刖一足日兀。形虽残兀,而心实虚忘,故冠《德充符》而为篇首也。
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多少敌孔子。
如,如也。陪从王聆禀学,门人多少如似於仲尼者也。
常季问於仲尼曰:王驸,其与庸亦远矣。
立不教,坐不议,无形而心成者邪?
怪其残形而心乃充足也。
夫心之全也,不以身见,不以五藏待,而忽然独往,而天下莫能离。
教授门人,以道自守,不言于口。
是何人也?
宣尼呼王聆为夫子,对常季云:汝自不识人,所以政疑。我直为参差在后,将尊为师傅,有所求于道,是故政疑。今请益服膺,是固其宜矣。
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与从之游同分乎哉?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其用心独若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但不得与之变;
虽然如此,当得无假,
而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常季曰:何谓?
方深难悟,更请次疑。
仲尼曰:自异视之,则肝胆楚越;
恬苦性殊,则美恶情背;
自同视之一,则万物皆一。
夫因异异,则天下莫不异;因同同,则天下莫不皆同;因无无,则是非美恶莫不皆无矣。
我是我,我知己耳;彼则他,他知我耳;此明乎我非彼、美己恶人的弊病尔。
玄通泯合之士,因天下以明天下,无日我非,即明天下无非,无日彼是,即明天下无是,一切皆空,一切皆空焉可喜哉!
夫若然者,或不知耳目宜生於未宜,以至忘其宜焉;
且几情分别耽滞声色,使有宜與不可,可與不可焉。而混同万物冥一死生,或怀美恶之间耶?
又游心乎德和;
都忘宜,从此任然而不得,又岂有不得而不安?故放心於道德间荡然無失,大順群生旷然無逆焉!
物視其所一而見丧遺土 也;
體極數妙 心 故能無為異 無為異則死生變化無往而非我矣;
吾未見足以缨第其意 也;
唯止能止眾止,
動為止則不能居眾間;
唯獨能容眾群 生由斯功能所以聚眾歟!
受命地上唯松相獨青青冬夏四時春秋春秋年年終古長久安康
受命天上唯舜獨正當;
昔先賢論主氣周流五行:
“水火木金土”四象七曜八卦十二支二十八宿三百六十度
星辰月光太陽風雨雷電雲霧山川河流海洋大地穹蒼宇宙萬象
郑玄注云:“松本锺气。”
张商英释:“松树根深入地中多水分,因此长期保持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