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如何无欲而显刚毅灵感

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如何无欲而显刚毅灵感

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井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疏〕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隐则深远难知,井则郁然可见。钦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以寄此言以彰其义也。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疏〕若,是汝也。此明运知极心问道,为假设宾主,无不有为。

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疏〕此假设言方,为运知问道。如果寻思,则知识至;如果服动,则契心安;如果依从、所说,则得其道。

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不是不答,不知答也。

〔疏〕知是分别也。设此三问,便即一无一答,不是无为谓惜情,不答;直是理中没有分别,所以不知所以答。

知不得问,从白水之南,再上狐阅之巅,看狂屈焉。

[[注]]白色洁净的天空下,没有任何污染的东西,

[[注]]南方指向太阳,即光明与生机;

[[注]]狐阅:疑似地名,或许是一个小村庄或山峰。

[[注]]狂屈:形容人态度怪异或精神失常。

[[题解]]

在这种环境中,那些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让人感到困惑和沮丧。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行,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圣人会教导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世界,而应该关注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理解。

[[题解]]

现在,让我来询问黄帝:

“我与你相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黄帝回答:“那位不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就像一个真正明白事务的人,他不会给出直接答案。而那个叫做‘狂屈’的人,就像他一样,但他的行为反映了他对这些问题忘记了答案。”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接受事物本身,并且理解到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独特的。而另一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它通过表面现象去探索更深层次的事物。在这两个角度之间,有着细微但重要的心智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圣人会提倡内省和自我反思,以便能够超越表面的繁琐,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因此,当我们遇到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在沉默中寻找答案。当我们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并且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所需的智慧。这就是为什么圣人们总是在教导人们保持宁静、专注并相信自然规律,同时避免那些外界干扰我们的思考路径。

标签:

猜你喜欢

老子道德经的名言 探索无欲则刚的...
在情感关系中,“无欲则刚”这一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它意味着在面对感情波动时,个体能够保持冷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而是依靠自己的判断和...
道德经害人不浅 老子的道德经二...
老子的道德经二年级:简化生活的智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和精力。《老子》这部古代哲学著作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简化生活、减少不...
释家经典 周敦颐对道家的...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受儒、道两家的影响,尤其在道家的理解上,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将之...
奇门遁甲99种咒语 云游四海的道祖者
太上老君,又称为北极仙翁,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代表着道家的至高无上之境界。他以其超凡脱俗的修炼成就和深邃的智慧,被人们尊奉为道教的创始人。太上老...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