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南华真经注疏之无为至宝夸张全收于卷二十四

南华真经注疏之无为至宝夸张全收于卷二十四

无为至宝,夸张全收于玄经之中。知北游登隐井之丘,适遭无为谓焉。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若答以三问: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不是不答,而是不知如何回答。此乃假设言方,运知极心问道。知不得问,而反照於白水之南,登狐阅之上,以见狂屈焉。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又反於帝官#2,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又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我與彼不知也,其孰是耶?”黃帝曰:“彼無為謂真也,大人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故聖人行不言之教,以《老子經》為證。

夫生死终始,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義可亏;禮相伪。在此失道則德、失德則仁、失仁則義、失義則禮矣。禮者,是非處所,但見其華鬧耳。而修養於此,即損華伪,一日損一日,以至無為,而無不為矣。

今物已化作,更求本根,不亦難乎?易如吾人。大合變化,用化物自能易耳。但倒置浮沉,以末忘本,以天下萬物同一和氣耳。

故聖人貴一,是以體恆大象,用智明萬物,使內外和諧,如同天地自然法則,一切生物隨緣生成而成長,不需言語或思想的干擾,只在靜默中獲得真理,這就是孔子的“予欲無言”。

然而,在這一切背後,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理:神明精妙,与百千万物相融,如同春秋寒暑四季自然運轉,都沒有主動去做,只是在天地自然法則中自發演進。而我們每個生命,也都是如此,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軌跡上展開,它們既有起伏波折,也有著生命力的滋潤,這正是自然界中的基本法則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微小但獨特的宇宙,因而值得尊重和珍惜。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存在感到驕傲或迷戀,而是要對自己保持敬畏的心態,並將這份敬畏延伸到所有事物身上。这就是“觀於天”所说的境界——理解并认同宇宙间万事万物之间的连续性与共通性,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个人意志和认识局限性的境界。这便是我們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探索来实现这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接纳现状,并且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的宇宙的一部分,每个行动、每个想法都会影响周围环境,最终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完美的地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和价值。

标签:

猜你喜欢

道语经典语录600句 道士的终身使命...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士不仅仅是信仰和实践的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他们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他们的职责与身份紧密相连,被认...
道家的主要精神 长生怪谈簿我的...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偶然间发现了一本古老的簿子,封面上刻着“长生怪谈簿”三个字。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关于长生不老秘方、神奇药草以及各种超自然现象的小说和...
道家哲学经典 道士的咒语之声...
咒语之源:道士们通常会通过长期修炼和学习古代文献来掌握咒语,这些咒语往往来源于佛教、道教或其他宗教典籍。他们会选择合适的时刻,比如清晨或黄昏,进行仪式性的...
老子道德经十句名言 道教创始人真常...
李志常(1193-1256),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在今河北永平洺州人,宋季徙居山东范县开州观城。幼孤,由伯父家养育。年十九,不从伯父议婚,独自云...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