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家思想与宋瓷相融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道术

道家思想与宋瓷相融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道术

道家思想与宋瓷的融合:探索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道术

在宋代,瓷器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其宁静典雅、含蓄自然和清新质朴的美感,如同春水明月、绿云薄冰,让人们对美产生了无限遐想。我们既赞叹于宋瓷完美之作,也需深思其背后的精神世界,这是理解宋瓷精神的钥匙。郑樵在《通志》中提出了“制器尚象”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制造器物既为了实用,也为了“有所取象”,即寄寓某种意境。而《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表述,与宋瓷展现出的道器合一的中国艺术最高境界相呼应。

此时期,宋朝实施偃武修文策略,大力推崇和发展道教,使得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浸润着丰富的内涵。文化传播往往依托于物体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类用具——瓷器,便成为了传播思想与文化载体。因此,人们将宋代瓷器不仅视为造型之美,更将其提升至道德层面来认识。

随着战争频繁以及外交上的不断挫败,唐人的豪迈气概逐渐消失,而宋人则转向内省自我,将目光从外界转向心灵世界。这促使无为观念及理学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进行心性调息和自控,从而提纯审美情感至极致。追求的心灵情境并不注重宏大苍茫、热烈激昂,而是精深透妙的情绪辨察,以及细腻品味宇宙人生历史。

由此,修文偃武国策和边疆收缩导致的心灵内向,使得宋人的审美变得温文尔雅、婉转妩媚、精致细密,其艺术特质也倾向于意态神韵与典雅平淡。在梅瓶等作品中,小口颈部圆润收腹敛足,以玉立姿势显娇艳不轻佻而含羞端庄妩媚令人神往。此外曲线直线巧妙穿插方圆结合,在造型上达到一种内荏羸弱却又秀美非凡。这正是对比唐代以最大的弧线展现丰满效果所反映出的不同审美风格——一个追求外部事功个性的表现;另一个则是通过陶艺品质化解心性之间关系,使得心灵得到解放净化达到与宇宙共鸣的一种境界,即道家的境界。

由于强敌压迫心理压力巨大,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尺寸尽量收缩趋势,这也正映射老子的“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思想的一种延伸。在釉色装饰方面,老庄美学被进一步阐扬,将自然作为最高审美标准,并将其作为绝佳模型去除繁缛纹饰鄙弃雕琢伪劣朴素自然成就了最终形式——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状态。

最后,无论是在釉色的选择(如青色)还是纹理(如冰裂纹)的运用,都体现出一种超越物欲本能,以自然本原状态回归到生命力的自身追求,不再区分生理与心性的对立,此乃理学意义上的两者合二为一圆融共通,是生命力的自身追求。此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心理压力巨大,在生活用品设计上表现出一种控制欲望,即使是在有限空间内寻找完善,这也是老子哲学中的某些概念映射的一种方式。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有关典故 庄子无为思想道...
什么是庄子无为的思想? 庄子的无为思想,是道家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干预和改变事物本身。这种思想源自于庄子的哲学著作《庄子》,其中包...
老子《道德经》 无欲则刚的人怎...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有些人似乎总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面对一切困难时都不为所动,而我们呢?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心烦...
道德经第九章 修道入门心法守...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在《道德经》中提到养神的重要性,指出要“虚其心,实其腹”,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并且能够像婴儿一样柔软。《太平经》更详...
道德经学用金句 自然之光与人间...
在这片繁星点点的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光芒与智慧的世界里。然而,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首先...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