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物品中的修道高雅诗句天然道观的文化传承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深入研究了《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并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在1981年,《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后来在1984年,我将有关论文集结出版成书籍《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尽管“秦汉新道家”这一提法曾经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明确支持并使用这个术语的人并不多。
与此同时,黄老之学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和丁原明的《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著作,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讲起,并包括了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家”。胡家聪、白奚、陈丽桂等人的著作更是深入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如胡家的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白奚的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以及陈丽桂关于战国时期黄老思想的研究。
我所说的“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黄老道家的确是我提及或考虑过的一个方面。 “黄老”一词,在文献中有其根基,可以查证于《史记》中:“申不害之学本于黄老”,韩非也归本于黃 老,“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皆學黃 老 道德 之術,因發明序其旨意”。还有盖公善治黃 老 言、陳平本好黃帝 老 子 之 术 等幾十處 “黃 老 ”連稱(參見 《史記 》 有關列傳 世 家)。
随着对古代文献资料的大量出土发现,无数被认为属于戰國至漢初時期「黃教」相關內容與經驗紀錄,而這些資料大多數都是以天地自然為核心,以修身養性為目的,具有很高層次文化藝術價值。其中,有如詩詞般修養十足高雅詩句,用於宣揚其修身養性的理念,這些都可以看做是對當時社會風俗的一種批判,也是一種對人心靈世界進行調適與培育的手段。
这些诗句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豐富的人生智慧,它们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美好的领悟,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一种抒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类诗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用来传达对生活态度上的思考,更显得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宇宙万物本质认识,以及他们如何以这种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这就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那个历史阶段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某些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