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九个字核心思想探寻瘀毒之源自查疾病隐患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万病皆生于瘀。人的衰老过程,就是经络不断瘀堵的过程。可见,身体里的瘀毒与人的疾病和衰老关系很大。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身体的瘀毒主要分为三大类:瘀血、水湿和食积。理论上,这三种瘀都能导致一切疾病。
从概率上看,瘀血与呼吸皮肤类顽疾(如哮喘、牛皮癣)、抑郁类疾病、肝硬化癌症等有关;水湿与脾胃肾脏功能,以及肌肉类疾病、眼科脑科(如黄斑病)等有关;食积则与心血管疾病、胆囊胰脏疾病及疮疔痈脓性疾患相关。
医院对于疾病的检查相对滞后,只能查出已经形成的疾病,而且往往是在中晚期才能确诊。在有了这些潜在的问题之前,我们就应该自我检查,从而防患于未然,大大减少发生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自我诊断呢?首先是食积。这通常表现为面部横肉多,皮肤粗糙,有油腻感,也可能伴随口臭、便秘或打鼾等症状。如果长时间感到午后困倦,这也可能是食积引起的问题。而这种情况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不仅限于中年人,还影响到了青年人。
享乐主义文化的兴盛,加上错误的健康观念,如认为吃得多就是健康,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运动也是有效治疗所有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法,无论是为了消除水湿还是消除其他类型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适当锻炼来促进气血流通,从而达到预防并治疗各种慢性体质失调之目的。
接着我们讨论水湿。这通常表现为面色浮肿或四肢浮动,小便不利或黄疸感。当一个人整天坐在电脑前,不愿活动时,这表明他们可能存在湿证。此外,如果渴望饮用,但喝下之后仍旧感觉干渴,或是感到腹胀,那么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湿证迹象。豆类食品尤其能够帮助排出体内过剩物质,而茶叶中的芳香成分能够帮助解散体内浊液,使人更加清醒活泼无忧。
最后,我们要谈谈瘀血。这会导致面色苍白且带有黄褐色斑点,同时还会出现消化系统问题,比如易饥饿却又容易忘记进餐的情形或者情绪波动加剧。此外,如果人们经常发现自己忽略一些事情,并且容易因为小事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那么这都是由于体内存在着顽固性的“暗涌”所致。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工作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加快,一些女性特别容易陷入这种状态,他们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以避免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到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