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升经道德经全文带拼音自然之境
导读:
《老子西升经》,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尹喜字公度,周天水人。康王时为大夫,他仰观天象,知有圣人将西度,乃乞为函谷关令。果然在函谷关遇老子,迎为师,求至道,老子授以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尹喜后成道。
由于该经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提及此经,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道藏》第三百四十六、三百四十七册收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共三十九章及陈景元所辑《西升经集注》六卷,又是三十九章两本文字不尽相同。
该书以四言、五言或字数不等的句式阐明了老子的清静无为主张。首先对“道”进行阐释。谓“自然者,是非根本也”,虚无生自然,“自然生于无,无生于一,一生于天地。”万物皆始于虚无,而虚无也是大 道之根本,也就是说大 道既虚无又自然,又是万物之本源。这一点体现了大 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即使是最终结果仍然是从虚 无中脱胎出来的大 道。大 DAO 虚空同样存在着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它虽然孕育并繁衍万物,但却又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形状颜色味觉触感,只能通过心灵感应到的幽灵般的事物。
宇宙起源说与老子的宇宙观相符。他眼里的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着,有形的实体,因此他认为 “天下万物生于有”。
关于形与神的关系,《西升 经》的论点认为形神互生互成:“神生成形,不离其体;形不能自存,不立其身。”因此,将 “神生成 形”的重要性置于首位。在人的层面上,这意味着作为肉身的一种实质性的有形态的人类,在生命旅程中总是在追求永恒稳定的状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追求外部实在,那么即便取得了某种形式上的成功,最终依旧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而毁灭。而通过内心修养达到任其自然的心理状态,就能够超越这些界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寿甚至永恒。
关于治国术,《西 升 经》的主张非常直接:“民富国强”。它反对统治者贪图珍宝引发变乱,对人民过度疲劳导致国家衰败,并主张统治者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不干涉民众生活,让他们自由发展,使得国家得到维护和进步。此外,它还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就是要让人民安居乐业,以此来保证国家稳定昌盛。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核心原则——统治者必须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不被欲望所左右,以免失去对于事务的大局观,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北宋陈景元评价 《 西 升 经_ 说它致力于返璞归真,“致虛守柔”,返回到纯粹、简单的地方,其微妙深奥的情意,都蕴含其中,用精确细腻的话语表达出这部著作中的深邃哲理,与 老 子 的作品如出一辙,可以视之为 老 子 作品的一个更进一步发展版。在 元世祖时代,因涉及到 老 子 化胡争议,《 西 升 经_ 成为了第一批被禁绝的大乘法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