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道德经中的三句话看懂了你也就领悟了人生

 

古人的寿命短促,生活困苦,面对人生和世事的无常,往往也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在思考人生的哲理这件事上,不少先贤都得出了自己富有智慧的结论,甚至于千百年,还能有益于后来人。

 

 

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这样三句话,你看懂了,人生的答案,你也就领悟了。

 

 

第一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智慧的人不付诸于言语,而巧于言辞的人不是真的有智慧。

其实,读书感悟到的智慧和境界,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描绘清楚的东西,说出来,也不过是似是而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当然也不单纯是道理,人生中,你会慢慢意识到,说话少的人,往往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因为喜爱言语,本身就意味着花在思虑上面的功夫就少了。

 

 

少说话也不是不说话,而是聪明的人懂得有些话不要说出来,会在说话前先思考是非得失,而不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把什么话都说出口。

 

 

最重要的一点,行动远远要比言语有力,

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口舌之利,而是看做事举止,随意说话和夸口的人,又怎么能说是有智慧?

 

 

 

在人生中,懂得不言的妙处,不随意说话,在人情世故上面,是个不小的优势。

 

 

 

 

 

 

第二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做学问需要每天有进益,但是靠近道则需要每天有抛舍,只有等到

对荣华的渴慕,诸般杂念都消散无存,犹如赤子的时候,才到了道之无为的境界。

 

 

 

人生的忧患和烦恼,其实都始于读书识字,知事渐多,所求之物也就多了,不复童稚之乐,于是烦恼也就生出来了。心灵的修行,也就在于重新找回赤子一般纯粹的心念。

 

 

 

当然,不是说赤子就心灵高远,而是在保持了博学多思的情况下,还能不为荣华所迷惑,这才是道法自然的境界。

 

 

 

 

举个例子,看山是山是一重境界,到看山不是山又是一重境界,再到看山是山则又是不同的境界,虽然都是看山是山,但前后的心境截然不同。

 

 

人生的修行,也就是这样一个抛舍掉对浮华的渴慕的过程。

 

 

第三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悲、节俭、不争,对于人生是一大妙处。在生活中,对人保持一点慈悲的之念,有节俭的想法,不与人争个先后输赢,其实就能把人生过得很好。

 

 

对人善良,不是什么坏事,举手之劳,能帮一把的时候就搭把手,这样,在你陷入困境和低谷的时候,不期有人知恩图报,起码少了很多落井下石之辈。

 

 

 

不论贫富,节俭都是一项美德,当然,说是节俭,其实本质上是对自身的有所克制,不要挥霍无度。

 

 

 

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那么再怎么奢华的家业,也会有败落的时候,而懂得克制对奢侈的,终能走出困苦的境地。

 

 

 

 

 

 

争个先后和输赢的想法,其实颇有些费力不讨好,人生哪里有什么输赢可言,没有谁该是你的对手,过好了你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大的赢家。

 

 

 

每个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但坚持这些德行,生活也会变得闲适。

 

 

 

其实,上述的三句话,归结起来,已经把人生的道理说了个透彻,关键就在于

不争和无欲

,人生的烦恼,往往在于求不得的苦闷,而要是懂得看淡荣华,得到了是我的幸运,尽了自己的苦功,还是没能获取,也不要在意,这才是人生的境界。

 

 

 

 

你觉得《道德经》中哪句话令你感触最深?

 

 

 

上一篇上一篇:道家科学思想

下一篇下一篇:道德经和易经谁才是天下第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