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谭(公元前36年—公元35年),字君山,沛国(今安徽淮北)人。 他是汉代著名的古典学者、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 桓谭一生的仕途坎坷。 他历任西汉、新朝、更始、东汉四个政权,却从未满足。 东汉光武帝时期,任侍郎,但两次上书光武帝,均不肯用。 后来,公元961年,他因“极其离奇的预言”触怒了光武帝[1],被贬为六安县丞。 不幸得道而死,享年七十余岁。”[1]961。
桓谭是汉代杰出的思想家。 钱钟书曾评论说:“纵观《新论》,桓公的学识有两点超过了同辈人:一是他不信谶语,二是他不信神。” 《论衡·伯仲》。[2]976年之前,学者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对桓谭生卒年月、唯物主义思想、思想属性和某些专门思想的研究上,而很少从道家思想的角度来理解。桓谭的想法。
台湾学者陶建国先生在《汉魏晋道家思想》一书中,从道家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桓谭思想。 但他着重于桓谭的反谶迷信思想,尚有不足之处。 本文试图从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三个角度来理解桓谭的道家思想。
1、汉代儒学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占据了领先的学术地位。 金文精学于西汉中期设立为官学,逐渐繁琐。 与此同时,谶纬神学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新兴的学术力量,并与金文经学融为一体。 桓谭对此深有体会。 “秦进军能讲《尧典》,两字十万余字,却说《若极古》两万至三万字。” [3] 38 他对儒家经典预言的批评尤其引人注目。 “谶语出自《河图》、《洛书》,有征兆却不能识。后人贸然加佐,称其为孔子,大错特错。” ,而师之教又乏,故促昏。”[3]39可见现代经学之士盲目于一维观点,不明白经学的真正意义,对学术、政治、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鉴于此,桓谭主张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主张全面周密的学术思想。 他上书劝告光武帝:“陛下应表大义,表圣意,以群啸诗解五经正义,用略相似的俗语,详细了解人们的雅计。” ” [1] 960 桓谭否定“小集团”之说,推崇通识的学术方法,推崇“同仁”,称赞英雄“明悟,能入圣道,卓尔不群”。自汉崛起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人”[3] 41. 在他看来,“开放”是进入“圣道”的重要条件。 桓谭本人“博学多才,通读五经,阐其要义,不编篇章,善文,尤喜古学,仿刘信阳的辩才”。多次分析疑点和差异。” [1] 955. 他虽是古经学者,但他并不训诂文字,而是着力探寻经典的意义。 他对经典缺乏专注,这表明他知识渊博。 ”皇帝试问洪通,是一位学者,洪乃推荐了沛国的桓谭,他的才华和知识与杨雄、刘向父子一样,于是召谭来拜祭。一郎,给他一份工作。” [1] 公元904年,当时的人们认为桓谭可以成为一个好学者。 与杨雄、刘翔、刘欣相比,他的才华和学识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秦汉人的著作,多半没有流传后世。从存世来看,可分为三类:有学问、善于深思的,以及在其之上的。” ,如贾谊、董仲舒、杨雄、刘向、辛、桓谭等弟子都是如此……当时的学者大多目光远大,目光远大,谈得很多。关于哲学,想一睹宇宙万物的起源。” [4]要纠正儒家经典的弊端,阐明儒家经典的伟大意义,需要以桓谭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基础,广泛吸收各学者的理论精华。 ”六国时期的辩士公孙龙,坚持白说,以假物为例,说白马不是马,不是马,白就叫白,马就叫马。色非形,形非色,人们常辩:“白马非马。”人不能屈,身后骑的白马没有符号,要出关,但官员们不会听。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3] 30-31 浣谭《名家》“名”与“实”之争,各有见解。 法家也有其优点。 “如果试图实行禁令,不仅是为了制止世间一切邪恶,也是为了顺应所有人的意愿,只有对国家有很大好处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 [1]958 此外,桓谭还表达了他对小说家和农民的看法。 其他学派的合理思想也被吸收。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自然成为桓潭吸收思想的重要资源。 他对秦汉时期黄老道教的代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秦国丞相吕不韦,请高邈撰《吕氏春秋》。汉淮南王聘天下辩撰篇,书遍城。” ,悬金千金,示诸儒生,却无能为力,变故,因故事之美,细节之微不足道。” [3] 2 尤其是淮南王刘安被视为逆臣,而桓潭却敢于称赞他的书,甚至看出他赞扬了黄老道的家学思想的重要性。 “儒生读《春秋》,记载政治得失,以为圣人既已兴起,应重写《春秋》。此后,通史如太史公,亦如此认为。” 。如果我说不是,为什么呢?前圣后圣不一定相随。圣贤所说的,都是以道德仁义为基础的,自认为是奇怪的,文本也不同。 ,而且都是美好的,值得欣赏的。正如人们吃鱼、肉、蔬菜和茄子一样,他们认为生熟不同而和谐,都是美丽的。” [3] 40 浣谭声称:“我写了《新论》,巧妙分古今,亦望兴政,与《春秋》中的褒贬何异? [3] 1 显然,桓谭的意思是圣人着书立说。 “既善可见”是指吸收诸子之精华,具体指明的“德仁义”就是儒家和道家的两种思想。
杨雄曾说:“我不知道老子所说的道德是什么,至于殴打仁义、破坏礼节,我更不知道。” [5] 这与桓谭的话互相印证,足见桓谭的学识。 其取向是吸收以儒家为基础的诸子百家的精华,特别是调和儒道以发明经义,批判现代的经典和预言。 哲学思想是桓谭从道家汲取的重要内容。 “庄周寓言取材于尧问孔子。《淮南子》云:‘齐心争天子,地得以保。’” 这也是傻事,所以世上很多人都说:
不提供短篇书籍。 然而,到了天庭,圣人就没有什么清楚的了。 庄周等虽然是虚幻的,但我们应该采纳他们的善意,为什么要抛弃他们呢? ” [3] 1 他领会《庄子》的“三言”文体,采纳了他的“天”说,不因言而废义。
2.自然主义的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历来具有自然主义传统。 将“自然”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始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 64.“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和所有的事情。 庄子不仅把“性”视为万物的根本属性,还进一步认为“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7]。 将人与自然界万物视为一个整体,使人自然。 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了天人感应神学说,被视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从那时起,神学迷信变得越来越流行。 但几乎与此同时,《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系; 严尊的《老子志规》称“道非空自然,严平不行”[8]杨雄曾严格遵循老师的教诲,其“太玄”、“易”、“老” ”相辅相成,吸收了道家自然主义思想,注重人的理性。 在哲学思想领域神学迷信盛行的汉代,桓谭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认识宇宙和人类社会,批判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神学目的论思想。
受扬雄《太玄》影响,桓谭认为本体是有规律的。 ”杨雄着《玄书》,认为玄即天道,说圣贤立法行事,皆以天道为本制,又因附于万类,皇家事、人、法。故伏羲氏曰“义”,老子曰“道”,孔子曰“元”,扬雄曰“玄”。 [3] 40 桓谭从理论创作的角度理解各流派的本体概念,“易”、“道”、“易”、“易”、“道”、“易元”、“玄”等虽然各家对其有不同的名称,但桓谭认为所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就是“天道”。《说文解字》:“通,戒律。”[9]271“姬,丝分离” ” [9] 271 “己”是指抚平丝线的状态,所以“通”是秩序、规则、所有权的意思。“本源”是根本原则,所以“天道”是规则。本体论.“附加”
一是“配饰”。 《说文解字》:“续,莲也。” [9]272“格努,连夜。” [9] 175 因此,桓谭认为,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以“天道”为根本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桓谭盛赞钟雄的作品:“昔老聃写两篇文章,虚无缥缈,缺乏仁义,非礼数,后世善人以为胜过五经,此已汉文景帝、司马迁曰。今长江之书义深,论圣人不无道理。若遇当时之王,读贤明之人,而受赞誉。如此优秀,你一定会超越所有弟子。” [10]3585 浣谭只是不满老子的“薄” 浣谭对老子的“虚无之言”持积极态度,使得扬雄的书“文意最深”,即老子的本体论“道” 。
这种自然主义的规律本体论,是桓谈用来否定金文经学神学“天”的哲学基础。 王充说:“道士讲自然,不懂得举事来检验自己的言行,所以所说的自然没有信仰。” [11] 桓谭较早地将道家自然主义运用到实例中,批判了神学迷信。 ”我与刘子君谈修性无益,其弟伯玉曰:“杀人是自然,亦必是救命良药。 余曰:“钩吻不宜人吃,吃了就会死。它不是用来杀人的。” 比如巴豆对鱼有毒,石贼对老鼠有毒,桂花对水獭有毒,杏仁对猪有毒,粉泥鳅怕辣椒,蜈蚣怕油,这不是上帝所计划的。 。’” [3] 35 “天下有鹳,有县郡,皆食之,而三辅人不敢取,若取之,必有雷电。原文夫不但左右,亦此,杀鸟适捕雷。” [3] 57《寰坛》从规律的角度出发,用自然属性或偶然理论来解释一些社会或自然现象,有力地批判了“天”的主观意志论。
桓谭认为,人是天地之精华所生,能与天相通。
但他的天人相通思想与董仲舒的天人相通思想不同,而深受《淮南子》自然主义天人相通思想的影响。
“人怀天地之体,有清净之精,是生命中最有灵性的东西。故相如木,言信如金,视如火,听如水,思如水。”譬如土,五行的作用,动静也与神通有关,恭敬的样子是庄严的,庄严的时候就如雨,顺从的时候就是仪,顺服的时候就是仪,是阳若;明时是智,达理时是如;听时是智,冷时是如;严肃时是圣。风如圣时之风,金、木、水、火,皆载于地,雨寒寒,皆由风所送,相貌、言语、视听,皆生于地。心。” [3] 44 桓谭从《淮南子》中吸收了人间天地精华的思想,俗话说:“有二神混杂,而在天营之中……所以他们分阴阳,分八极,刚柔相济,万物皆形,烦恼气如虫,精气如人。
所以,灵存在于天,骨存在于地。 ”[12]503-504而浣谭的“清精”观念也应取自《淮南子》中的“清清入清”[12]1443。此外,《淮南子》认为:“夫守性”完好无损,不要失去你的身体。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困难时,你就会精通天堂。 如果他还没有从宗门中脱颖而出,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 ” [12] 447 桓谭受其影响,也将“五物”、“五行”、“盛正”的联系归结为人的本质。
但桓谭对“精气”的理解比《淮南子》更高级,因此他对天人关系的自然主义思想也更为透彻。 《淮南子》认为“神入门,骨归根,何以生存?” [12]504也就是说,灵魂可以返回天堂。 这给神学目的论思维留下了空白。 “天人有相通,祖国危难,天文变化,天下迷乱,彩虹出现,万物相通,本质相通。” [12] 1375 可见,《淮南子》还是会承认上帝的主观意志。 桓谭对于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有着更为透彻的自然主义认识。 “神居于身,如火如烛,若养得好,随火而行,则能燃烛而不灭。若烛无火(例:应将其剪掉)”没有背),它不能在虚空中独自行走,它不能,那么就会出现疾病,这个疾病就像一个老人,他的牙齿白了,他的肌肉枯了蜡,他的精神不可濡湿,若内外兼修,他就会如烛而死,一切都结束了。” [3] 32 精神依赖于肉体而存在,随着肉体的衰老,精神会逐渐消失,这否定了《淮南子》中精气回天的可能性。因此,桓谭虽然承认灾难的存在,他不同意神学解释。“丈夫(案例:把它当作‘灾难’
(或者去掉“灾难”这个词)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奇怪的事情,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它们并不相同。 有贤臣、智者、仁人,则行德善政,省其职而审慎处理,则罪孽就消失了。 且祸为福……故《周书》曰:“天子见怪而修德,诸侯见怪而修政,大夫见怪而修其职”。百姓见怪而修,神不能伤道,妖不能伤德。” '天下衰落,俗气衰落,许多君臣骄横而丧失政权,许多百姓心怀不轨,行恶不已。 于是,灾难重重,奇变不断。 你不能向内看。 畏天戒(颜克君原作《威》)。 如果你阻止它,它的命运就在天堂。 反之,审视和诽谤外来的意见,求问其道理,为谄媚愚人所迷惑,自责错误,带来祸患,则是逆天逆道。 ” [3] 22① 桓谭认为,灾难历代都会发生,并非“天”故意造成的。这是他的自然主义思想比《淮南子》更为彻底的地方,也是对董氏的参考。钟书的道德天意。天的否定。然而,桓谭在人事层面回归了儒家人文传统,认为灾难可能导致国家灾难,鼓励统治者通过道德反思来避免灾难,这使得他的自然主义思想略显神秘。色彩也表现了桓谭努力用道家自然主义哲学消除神学思想,从而恢复儒家原有的人文精神。
三、“以道治国”、“避祸”的政治思想
道教黄老派形成于战国时期。 它以老子“道无为而无为”的思想为中心[6]90。 它“取儒墨之善,概括佛法之精髓”[13],极大地发展了道家思想。 政治思想。 汉初,以黄老道家思想为政治指导思想,造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文景之国”。 汉武帝即位后,黄老道教虽然逐渐被驱逐出政治领域,但并没有沉沦。
桓谭运用道家思想重组了历史统治思想,发展了儒家政治思想理论。 “古时称三皇、五皇,后有三王、五叔,为天下第一王。故曰三皇为道教之主。”五皇以德为政,三王以仁义为政,五叔以力智为政。” [3] 3 他把历史上的统治思想分为“德治”、“道德”、“仁义”、“权智”四类。 《老子》三十八章曰:“故德而后德,德而后仁,仁而后义,义而后礼。” [6] 93 显然,桓谭是从政治治理理念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解读的。 《老子》中“道”到“礼”的转变。 他从统治手段的角度总结和阐释了“道”、“德”、“仁义”、“力智”四种统治思想的特点。 曰:无令无罚,谓之皇帝;有令而无刑,谓之皇帝;赏善罚恶,诸侯有事于天下。朝廷,谓之王;起兵,结盟,誓言,以信义正天下,则曰伯。” [3]3“无法令、刑罚”的“道之治”,与《老子》所说:“上德无为而无为”[6]93.“太高,下属知”有一些东西”[6]40 是一致的。 东晋著名道家学者葛洪在《抱朴子·赛南》中说:“道,万物之源,儒为大淳之流,三帝以前,道为政。帝王以来,儒为道”。也曾经去过那里。” [14]可见,“道治”是道教所倡导的一种政治治理思想。 虽然“五帝以上已久,经书无有,惟二王霸主之美,方定古今之理”[3]3,桓谭仍探索隐藏宝藏,赞扬“道教治理”的成就。
“子贡问臧伯玉:‘你为何治理国家?’ 他回答说:‘不治则可以治。’”[3]4臧伯玉是卫灵公的宰相,他以无为的思想治国,这使他深受其害。来自战争和混乱。 陷入内乱的魏国得以恢复元气。 桓谭对于汉文帝时期的无为之治也很欣赏。 ”汉太宗文帝有仁、智、明的美德,继承汉初法令,恭敬俭朴,利民济贫,废肉刑,减律,瘦人。他是所谓的养生止死之人,叶。 [3] 42汉文帝的“尊俭”、“惠民”、减轻刑罚的政策,正是道教清静无为的政治实践。”石显说:‘汉文帝王朝节俭,修养道德。 他是世界的领导者,并把世界变成了世界。 因此,他丰富了殷国的财富,造福了百姓。 从粮食到石头,有几十枚钱,人人羡慕。’”[3]15汉文帝他的“德”治成效显着,人民丰衣足食,并受到大家的钦佩。
桓谭的统治思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王霸思想。 “儒生也许会说:‘不成王,不利就会称霸’。” 这不是真的,据说:‘孔氏弟子,五尺童子,不言五霸事,恨其违背仁义,追求权欺。’” 3] 4《传记》引自《荀子·仲尼篇》“仲尼弟子,五尺高子羞称五叔”[15]。 但《荀子》只是评价“王霸”思想的功过,而不是追溯政治思想史,因此在历史方面是不完整的。 桓谭以道德霸权解读政治思想史,形成了系统的政治统治理论,有力地反驳了董仲舒的三统一论和历史循环论的五德始末论。
从战国到汉代,黄老道家思想中除了政治上的“无为”外,还有“护真重生的发展链”、“杨朱‘为我’——全胜”。 《申报学派》——汉初黄老政治的另一面是避祸保身——《淮南洪烈》引庄解旧,论祸福——黄老养其品格”[16] ]。 桓谭的道家思想中还蕴含着趋灾避难、自保的思想。 过去的学者更多地关注桓谭批判预言中所表现出的社会批判精神,却忽视了这一点。
在汉代残酷、混乱、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桓谭十分注意避祸自保。 哀帝时期,高安侯董贤受到宠爱,其妹妹被封为昭仪,而傅皇后则失宠。 桓谭警惕地向傅皇后的父亲傅言指出了潜在的危机:“昔武帝欲立卫子夫,暗自责怪陈皇后。然而陈皇后最终被废,立了子夫。现在董贤的爱女已经死了,幸好我很快就有女婿了,你放心吧!” [1] 955-956 桓谭提出的避灾保命之术,包括老子的“不战”思想和“曲泽全”思想。 “惩罚不能惩罚无辜者,邪恶不能战胜正义……女王还年轻,想要面对更加困难的时刻,她可能会驱使医生和巫师去寻求外在的技能,这个必须要做好准备。另外,之后国王和太子尊敬他们的父亲,宾客很多,他们会以此来孝敬他们。”嘿,这会引来嘲笑。 不如遣弟子而谦虚。 此乃修身、持家、避祸之道。”[1]956事实证明,桓谭的预见避祸能力是正确的。”已故太医冼国风命真钦求傅家有错,所以逮捕了他的弟弟石中熙。 他无缘无故被关进监狱,所以被释放了。 因此,傅氏最终在哀帝时灭亡。”[1]956“而董贤是大司马,闻谈名后,欲与谈交。 谭宪写信给冼,说可以辅佐国家,保护自己,但冼不能用,所以不肯与他说话。”[1] 956 桓谭认为这是一种避祸和保护的方法。技能是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能力,甚至可以与援国技能相比。
桓谭的避灾自保思想与社会批判的矛盾结合背后是其独立的人格。 “西汉是庄子影响的潜伏期”[17]。 1098年庄子的独立人格和“独与天地之气”[7]的精神对西汉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桓谭曾向“见老、颜(庄)技艺”的班嗣借过老、庄书籍。 班嗣答道:“若为严人,必弃圣弃智,修生守真,清净淡泊,归于世间。” 它是自然的,是师友独自创造的,而不是为世俗所奴役的。
深谷钓鱼,万物不负其志; 人居山上,天下难安乐。 不捕圣人之网,不嗅骄王之饵,有无拘无束的野心的人,就无从谈起,也不会出名,所以才有价值。 " [10] The "noble" things that the 4205 class of descendants regarded as "not being subject to the world" and "being free and unrestrained" are exactly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spirit in Zhuangzi's thought. After Huan Tan's teachings, he also H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Zhuangzi'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ought. He believed:
"Human nature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o its unique features are often lost in the world." [3] 6 "Human nature" should refer to individual temperament, so there are "unique ones", not in a universal sense. 人性。 Huan Tan's affirm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unconventional person" is an affirmation of the unconventional, independent and free spirit.
Huan Tan himself was "nature-inclined to promote pleasure, and he did not practice dignity and etiquette, but he did not destroy vulgar Confucianism, so he was often rejected" [1] 955. This shows his bohemian and unconventional personality. "When Wang Mang was in charge of the assassination,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competed to praise his virtues and beauty, and made fortune-telling orders in order to be charming. Tan stayed alone and remained silent." [1] 956 In the turbul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the Han Dynasty, Huan Tan's idea of avoiding disaster and protecting himself is not only a negative self-protection technique, but also has a positive meaning of maintaining 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参考:
[1] Fan Ye.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5.
[2] Qian Zhongshu. Tube Cone Edition[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9.
[3] Zhu Qianzhi. New edition of Huan Tan's new theory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9.
[4] Lu Simian. History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M].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83: 768-
769.
[5] Wang Baorong. Dharma Sayings and Meanings[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7: 114.
[6] Lou Yulie. Commentary and proofreading of the Tao Te Ching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8.
[7] Guo Qingfan. Zhuangzi's Collection of Interpretations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1: 79.
[8] Chen Shou. Chronicles of the Three Kingdoms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9: 973.
[9] Xu Shen. Shuowen Jiezi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3.
[10] Ban Gu. Hanshu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2.
[11] "Lunheng" annotation group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On the solution of balance set[M]. 北京: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9: 1035.
[12] He Ning. Huainanzi Collection Interpretation[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8.
[13] Sima Qian. 史记[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9: 3289.
[14] Wang Ming. Compi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nal chapters of Baopuzi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0: 126.
[15] Wang Xianqian, Shen Xiaohuan, Wang Xingxian. Xunzi's solution[M].Beijing: Zhonghua Book
Bureau, 1988: 105.
[16] Prince Jin, Fang Guanghua, Huang Liuzhu.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Qin and Han Dynasties [M].
Guil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7.
[17] Ruan Zhong. Zhuangzi's Theory of Creation [M]. Wuha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19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