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丹——内丹和外丹。东汉中后期,中国道教史上,出现了一部重要的炼养丹书《周易参同契》。它是总结了前人的养炼术,并有作者独特的见解,对后世影响很大。作为一部完整的学术体系,它和中医的脉学、针灸、气功、五运六气学说等直接有关;又因为有很多科技上的发明创造是拟人的,所以涉及到中国历史上发明创造的许多方面,如火药、罗盘、炼金术、本草、数论、二进位制数学、珠算、天文历数等,因此,周易参同契》一书在中国技学技术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的作者,就是东汉的魏伯阳。

 

   一、隐喻籍贯姓名 描述养炼境界

   魏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以字行于世。关于他的籍贯 ,正史却没有记载,而后世的书上都错误地称他是“会稽上虞人”。

   魏伯阳究竟是哪里人?我们从他写的《周易参同契》一书中,可以找到荅案。他在该书的《五相类》一文中说:“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它的意思是说:我是古郐国的一位普通人,是在幽静深山老林中所生;胸怀朴素的大道,不愿拥有权势和荣华富貴。这是魏伯阳的自我介绍,明确地述说了他的籍贯、身份地位和志趣。

   “郐国”,是魏伯阳追述自己远古的籍贯,他采取了舍今用古的隐喻手法,舍去了籍贯当今的称谓,这是古今文人惯用的手法。“郐”,又写作“桧”,原为西周初年的封国,到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将其地併入了郑国。古郐国都城至今尚存,在今河南密县东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东北,溱水东岸的故城角寨子村。郐国在西周建国以后,是一个文化相当发达的诸侯国,《诗经》里有十五“国风”,其中就有“郐风”四首。

   在郐国的南邻,有一个小国叫密国,也是西周的封国,也是到春秋时,被郑武公所灭,併入了郑国。西汉时,在古郐国和密国的原址上,建置了密县。东汉时,密县属于中央直辖区河南尹(治所在洛阳)的二十一个县城之一。

   密县位于中岳嵩山东麓,三面群山(有大隗山、梅山、径山等)围绕,山谷丘陵多,平原少,起伏不平的浅山丘陵区。

   这个优美的自然环境,正是魏伯阳所描绘地“幽谷朽生”之处。由此看来,密县的古称为“郐国”无疑,“郐国鄙夫”就是“古郐国人”的谦称,而隐去了“东汉密县人”的今称,所以,魏伯阳当为“东汉河南尹密人”,也就是洛阳密县人。

   魏伯阳为了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出生籍贯 和意趣,采取了隐晦曲折的文笔来表达,和《周易参同契》一书的文字体例是一致的。

   然而,后人硬是误解了魏伯阳的初衷,不知他们是不了解古郐国的历史呢,还是有意识的曲解,竟改“郐”为“会”,把“郐国”妄称“会稽”,这样一来,魏伯阳就成了“会稽人”。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就下了这么错误的结论。我应以事实为依据,应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还魏伯阳“东汉密人”的真实籍贯 。

   东汉大兴谶纬之风,因此,文人的不少文字就采用了谶纬这种谜语式的隐喻手法,上述魏伯阳的籍贯如此,而他的姓名,也在《周易参同契·五相类》中采用了同一手法: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以下,遨游人间。陈敷羽融,东西南倾渴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委时”四句:“委”与“鬼”相合为“魏”。“化形”四句:“仙”留“亻”旁,与“百”合为“佰”(佰、伯相通。)“敷陈”四句:“陈”的左边“阝”,加上“汤”的右边“易”为“阳”。“柯叶”四句:前两句留“艹”字头,后两句“吉人”相加为“者”字,合为“著”字。

   魏伯阳在这里用隐语署下了自己的名字,而通过“魏伯阳著”四字的隐喻手法,更彻底地抒发了作者出世的心态:抛离红尘,就能避免灾难祸害,寄迹名山大川,随心所欲地在天地间悠游,跟仙人结为邻居,那么自己也飘然欲仙了。抛却名利,就能专心致志地养炼,达到结丹,长生久视,甚至百世之后,还能在人间遨游。身如展翅,翱翔宇宙,超出越时间和空间,可俯瞰大地倾钭的东南方,又能远视到商成汤王遭受到的旱灾和唐尧时遭受到的水灾。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一样,青翠的树叶会变成萎黄,凋落,而养炼内丹的高人,却可超脱这个规律,长生久视。

   这就是和魏伯阳撰述《周易参同契》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服气炼内丹 烧制成外丹

   魏伯阳生活在东汉大兴谶纬之风的京畿之地,又是黄老道从东汉宫廷信仰转入民间信仰的特殊历史时期,大约从汉安帝到汉桓帝(公元107——167年)这一时期及其前后。

   魏伯阳出身于高门望族,自幼受过正统的儒学教育,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蒙受着谶纬神学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接受了流传民间的黄老道的黄老宗教观点,更接受了民间流传的神仙丹术思想,因此,他不愿做官,酷爱道术,到处寻师访友,求术问道。据说,他曾云游到长白山,遇到了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传授给他合炼神丹的秘诀,他得到了丹书《龙虎经》潜行钻研,深得其妙。

   魏伯阳回到洛阳以后,就隐居山林,修真养性。经过多年养炼,功成。由于他的学识渊博,百家皆通,尤其对大易、黄老、炉丹学说,更是精益求精。他在继承古代《龙虎经》炼丹的基础上,亲自反复实践,融会贯通,达到了当时炼丹水平的最高峰。

   魏伯阳在炼制神丹的时候,带了三个。大丹炼成后,魏伯阳看到其中有两个用心不诚,就心生一计来考验他们。他先拿出一粒丹药喂了白狗,白狗吃了就立即倒地而死。们面面相觑,随即又把目光不约而同的集中到师傅魏伯阳身上。魏伯阳看着他们微微一笑,就拿出一粒丹药呑服而下,接着倒地而死。另一位深知师傅不会是骗人,也呑服一粒,就地倒下而死。另两位,暗自庆幸,没有服用丹药,也不敛葬师傅师兄的遗体,就卷起包裹下山而去。二人走后,魏伯阳方才起身,重新拿出真正的丹药,给和白狗服下,于是一同成仙而去。

   魏伯阳一行,在山路上飄然而行,遇到一位打柴樵夫,就托他捎信给故乡的亲友,一时传遍乡邻。原来出走的那两位,后来见到了魏伯阳的这封信,却捶胸跺足,真是后悔不迭。

   这是一个流传下来的传说。

   魏伯阳炼制的神丹究竟是用什么原料、怎么炼制成的呢?他没有秘而不宣,而诚恳地告诉后人:

   一是内丹:

   魏伯阳的基本原理是:主要掌握《易》的乾、坤、坎、离四卦。乾坤象征天地,乾在外坤在内;坎离象征阴阳二气,上下沉浮。日月运转如风箱一样一呼一吸,一进一退,一来一往,均匀而有节律。阴阳相互作用,便产生万物和人。其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人的生命,就是天地阴阳运动在内的再现。

   魏伯阳内丹的基本程序,有四个阶段和四层境界:第一阶段是筑基,筑基是对人身体机能进行修复、补益,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这就是“内以养己,安静虚无”道“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

   第二阶段是炼精化气。这叫小周天。就是以意领气运行体内:“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气由会阴穴沿督脉上行,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到泥丸(脑神),称“河车搬运”。再沿任脉下行入丹田,这叫小周天。其作用是:“阴阳互会”“真人至妙”。

   第三阶段是炼气化神。这叫大周天。主要是内视元气弥漫于中丹田,下丹田之间,由微动到不动,最后尽化,所以叫“十月养胎”。用入定之功,使人的“元神”发育成长,就像母体怀胎儿一样。这是炼性。可以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第四阶段是炼神还虚。这是最高境界。它要求:“耳目口三室,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结果是:“颜容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除众阴邪,然后立正阳。”“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至足,究竟复上升。”这就达到“累积长久,化形成仙”“百世以下,遨游人间”的长生久视的养生目标了。

   二是外丹:魏伯阳所炼的外丹,又称金丹,仍以大易作原理,黄老作手段,加上基本原料有礬石、戎塩、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磺、雌黄八种,(又称八石)。基本工具是炉鼎。

   炼丹的基本程序是,先将八石合成“六一泥”;用1/3水银,2/3铅放在铁器内加热,制成“玄黄”;用赤土作釜,内外涂上三分厚的六一泥,晒十日,让其里外干透,叫赤土釜,其容量有八升至一斗。把丹砂放入釜中,用六一泥封固,用马粪、糠作燃料,烧三十六日经三次大变,就炼成了“金液还丹”。这就是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一书中所介绍的大体情况。

   三、万古丹经王 誉满海内外

   魏伯阳早年在长白山云游时,获古人所撰《龙虎经》;又在往来京都洛阳和故乡密县之间,得到《三十六水法》、《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等“火记六百篇”,这些丹经是古人炼丹经验的结集,是古人在人类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智慧结晶,是东汉时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冶炼学发展的里程碑。魏伯阳接受了古人和当时人的炼丹理论之后,开始了实验养炼,又经历了相当长的、无数次的反复实践,获得了真实的经验。

   魏伯阳面对自己的炼丹成果,产生了极度矛盾的思想:这些成果完全公之于世,不法之徒会借此欺世盗利,自己将受到天的谴责;这些经验完全是秘而不宣吧,那无疑会失传,将是终生十分遗憾的事。有违良知。就这样,在想写而又不完全写明、想传而不泄露天机的思想矛盾状态下,用自己高深的文学修养,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将他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了,这就是今天流传的丹经之祖《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是仿照东汉出现的纬书之名《易纬参同契》。“周易”本为书名,“周”是指周代,“易”是取变化多端之义,表示《周易》的特点。“参”是古文“三”字,“同”是相通的意思,“契”是“书”的意思。“参同契”是三道公同的经典。三道即是大易、黄老与炉火。

   魏伯阳写成《周易参同契》以后,先后秘密地传授给两个人,一个是青州的徐从事,一个是洛阳市长淳于叔通。徐从事的名字己不可考,“从事”可能是官职名。他是《周易参同契》的第一位注释者,由于不愿扬名显姓,因此在注释本上也隐去了自己的姓名。淳于叔通名斟,叔通是他的名字。他爱好道术,擅长占卜。汉桓帝的时候,曾担任过节徐州县令、洛阳市长等职,后来弃官归隐,养性修真去了。《周易参同契》就是通过他们两人而流传下来的。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提到的《魏伯阳内篇》是否《周易参同契》的异名?不得而知。

   至唐代,《周易参同契》始有著录和注疏。五代时蜀地的彭晓,南宋的朱熹,都有注本传世。此后注家蠭起,引起学者重视。不过,都是从丹学角度去研究的。

   1932年,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吴鲁强将《周易参同契》译成英文,引起世界学术界重视,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普通化学教程》都对此书作了介绍;英国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三部分专题探讨《周易参同契》的科学内容,更引起国外学术界的注目。

   此后,“出口转内销”,《周易参同契》才引起中国科技界、宗教界、气功界、哲学界的广泛注意,“万古丹经王”才被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