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老子和庄子的区别

  先秦时期道教与儒教同时出现,汉魏以后也被列入“三教”。 儒家大师统称为孔子、孟子,道家大师统称为老子、庄子。 两者在外观上几乎平行对称发展。 �

  道教既指老、壮,有利也有害。 优点是老庄都是道家大师,他们的重要著作都流传于世。 他们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所以他们的学说可以互相解释、互相理解。 坏处在于,既然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被认为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用老子的研究来代替庄子的研究,用老子的思想来代表庄子的思想。 于是,就出现了片面关注庄子和老子的现象,掩盖了老庄之间的差异。 庄子与庄子的重要区别忽略了庄子对道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台湾学者龚乐群所著的《老庄异同》认为:“师德庆云曰:‘庄子一书,是老子的注疏。’” 《毕程》云:“老子有庄子,孔子有孟子。” 可见,庄子的学说确实源自老子,虽然时代较晚,环境稍有不同,兴趣有时也有所不同,但根本思想肯定是相同的。

  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玄学道家方面基本相同,但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却有很大不同。 单纯用《庄子》来注释《老子》,不仅掩盖了庄子,而且也未能正确评价老子在道家传统中的地位。 老庄既然不能互相理解,就只能有怀疑。 �

  儒家认识论主张先己后人,强调自我意识和主观行为先人后己,注重主观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果。 儒家的归纳、类比、引申的推理方法是一种任意的逻辑判断。 准确地说,它不是一种逻辑上独立的认识论,而是服从并服务于儒家社会主张的。 老子的认识论与儒家思想完全不同,是他的道家思想的基础,在他的道家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在理解老子的过程中,没有逻辑推理可循。

  老子哲学的认识论是直观的认识论。 它从认识的客体到认识的客体,从认识的主体到认识的主体。 它是概念及其最大内涵的总体,概念本身的全称是由此获得的,而不是由此而来。 那个,或者从那里到这里。 �

  《老子·第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何以知之?”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就这样。” 《老子·第四十七章》:“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 不向门内窥视,也能看到天道。 出门则远,知则近。 故圣人无为而知,无见而有名,无为而有成。”对道家的这种认识论是明确肯定的。

  道家非常注重逻辑推理,而老子、庄子在追求绝对概念的过程中,最终根据逻辑的相对条件否定了逻辑(形式逻辑)。 我们不是用逻辑推理作为道家的认知基础,而是用直觉的认知方法作为道家的认知基础。 在《老子》中,逻辑只是作为形而上学和道家思想的比较。 在《庄子》中,它是用来抛弃和批判儒墨思想的。 形式逻辑是老庄学说的一个方面,严格来说,它并不是老庄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

  直观理解法没有逻辑推理的中间环节,但以理解主体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老子语中的“妙”、“徼”二字“常无而欲见其妙,常有而欲见其妙”(《老子第一章》),“道是一个东西,但它是模糊的、恍惚的。” (《老子·二十一章》)“恍”、“恍”都有直观的痕迹和特征。 老子说:“风终日不息,雨终日不息”(《老子·二十二章》),这是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直观感受。 �

  在直观认识论上,庄子和老子是一致的。 《庄子·大师》:“夫把船藏在沟壑里,把山藏在湖里,据说是坚固的。然而,到了半夜,一个壮士抬走了它。” ,而无知者不知,宁可藏小而大,但尚有可逃之处。夫若藏天下而无法逃,乃千古之大情也。 ” “在世间藏世”与老子的“通过世间看世界”同义。 庄子的“昼夜相过”,与老子的“阵雨”、“飘风”同义。 《秋水》中“知浩商”与“不凭窗而见天道”的意思是一样的。

   2.古代物理学

  道家认为,道是存在的天地万物的统一,也是存在的天地万物的基础。 对此,老子和庄子都明确指出,除了抽象意义之外,还有时间的物理因素。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纯粹物质性的初始状态,称为“根”。 “世间一切都回到了根源。” (《老子·十六章》)现存的天地万物不仅在本质上与“道”的抽象概念统一,而且在时间上与天地一体的物质统一。 概念的“道”。 �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十五章》:“有物混杂,先生于天地,荒废。独立而不变,周兴也不错,可以为天下之母。不知其名,但它叫“道”,但我强迫它叫“达”。 明确指出,在世间万物存在之前,有一个统一的道,产生了世间万物。

  《老子·二十一章》:“孔子之相,本乎道。道是物,但只是恍惚间。恍惚中有象,恍惚中有物。” 指出生成世间万物的道——物质性,及其恍惚、混合的混沌特性。 �

  《老子·十六章》:“至虚极处,保持安静,让万物相辅相成,以令我观其复苏。世间万物,归于本源。” 指出这种混沌物质道是天地万物的基础。 不仅从“生”来说是万物的本源,从“化”来说也是万物的回归。 �

  庄子还认为宇宙起源于物质的混沌状态,并将宇宙中物质的最初生成进一步分为“事物尚未开始”、“事物尚未开始有闭合”和“已有闭合”。但尚未开始有是非”(《气》)物理论”)三个阶段。或可阐述为“本来无有,无无名”,“一之本源,有物而无形”,“动而生,物成生理,谓之形。 形护神,各有其规矩,谓之形。”“性”(《天地》)三个阶段。有物封之阶段可分析为两部分:天体和地质学,“韦氏获得它以掌握天地”(《一代宗师》),以及“有多少物种”(《极乐》)的生物进化。

  老子把万物回归道称为“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老子第五十七章》)。 庄子也说:“事物的诞生,无论是突然的,还是奔腾的,不动而不变,不时时动,何为何非?自然而然地变化。” (《秋水》)庄子进一步描述了生物。 演变过程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形式的繁殖,即同种、同属的生物体的繁殖延续,称为“自生”。 一类是不同形式的禅,即不同物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和转化,称为“物化”。 庄子对物质生成的解释比老子更为详细和具体,但两者在关注古代物理和道的实际物质生成过程方面基本一致。

   3、道教

  《老子·四十章》:对者为道之动,弱者为道之用。

  《老子·第二章》:有与无相辅相成,难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优劣相斥。 �

  《庄子秋水》:知道事物是对立的,不能脱离彼此而存在。 �

  《庄子·齐物》:那也是对与错,这也是对与错。 那么有这样的事情吗? 难道没有这样的事吗? 他是无双,号称道枢。 真是太邪恶了,但也正是如此。 这是邪恶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情就是这样,事情就是这样。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迄今为止,学术界有代表性的观点将老子的上述思想称为朴素辩证主义,将庄子的上述思想称为相对主义。 事实上,老子和庄子是非常一致的。 老子和庄子都非常注重对抽象思辨部分的阐述,从而将道家思想升华为形而上抽象本体论的层次。 �

  先秦诸子之中,儒家、墨家、明家、法家在争论上都各有千秋,但在逻辑思维上最有成就的却是法家的韩非和道家的老庄。 先秦诸子的逻辑思维有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个是形式逻辑层面,第二个是老庄所谓的朴素辩证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互补”的逻辑思维层面。 三是老庄用“大声有声”、“象无形”来论证抽象、绝对的道的逻辑思维层面。 �

  韩非十分重视名实关系,对逻辑推理有很多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郑人买鲁》、《应叔言之说》等。司马迁特别推崇的《说南》篇的内容,其实就是名实关系。 �

  《韩子·南夷》(又见《南史》篇):楚人有盾矛,赞曰:“吾盾无坚不沉。” 他们还称赞自己的矛说:“IA矛,万物皆善,万物皆困”。 有人可能会说,“用你的矛来困住你的盾怎么样?” 这人无法回应。 丈夫不能折断的盾牌,和任何东西都不能折断的矛,是不能站在同一个世界的。 �

  这就是现代汉语“矛盾”一词的由来。 形式逻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不相容的事物并不矛盾”,这就是“矛盾律”。 形式逻辑为孟子批判儒墨、韩非批判儒墨、秦始皇、李斯禁白嘉鱼、司马迁时期儒道冲突提供了基础。 �

  马须伦编《庄子义散》,发现《庄子》有“困大矛”一语,并以楚人卖矛、盾注,故无旁证。

  对立互补的逻辑思维层次是认为两个对立的双方是彼此成立的条件,是相对存在的。 老子、庄子对此都有很多话可说。 秦玉流的《杜庄琼年录》读到《庄子秋水》篇,这是一个反转,也是“感恩与给予”的一段:“感恩与给予,意义相反,但又不能互相排斥。不给予,谢无用,不谢则看不到其好处,名目繁多,但互不相容,不容忽视。 两个对立互补的一方,既不能以一己之力肯定对方,也不能以一己之力否定另一方,如果有第三者也是如此。 故庄子曰:“莫得同伙”,“吾、若、人,不能相知”。 逻辑思维的对立和互补层面具有更充分的思辨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比形式逻辑更高的层次。 但由于对立互补的两个方面既不能做出肯定判断,也不能做出否定判断,所以双方都是有条件的,只具有相对意义。 因此,他们也受到庄子的批评和排斥。 我也一样。 《老子·二十章》:“卫之与阿,相距多远?善恶相距多远?” “伟”与“阿”相呼应,“伟”表示正义、服从,“阿”表示邪恶、谄媚。 善恶,一者褒扬,一者批评。 而老子则认为,未与阿、善与恶没有本质区别。 得则两得,失则两失。 它们都没有绝对的意义。 老庄也否定了逻辑思维的对立和互补的层次。

  逻辑思维的第三个层次是绝对无条件的逻辑思维形式。 �

  《老子·四十一章》:慷慨无角,大器晚成,大器有声,无形之象。 �

  《第四十五章》:大功如缺,大成如奔,大正如绞,大术如拙,大辩如迟钝。 �

  《八十一章》:信之言不美,美之言不信,善人不辩,辩人不善,有知识的人不知道,有知识的人不知道。 �

  《庄子·齐物论》:有大道的人不能言其心意,能无言辩解的人,太仁的人不能仁慈,太诚实的人不能诚实,一个人勇敢就不可能狂妄。

   “大”是最大的意思,“无”是无权,即绝对。 字曰“道”,名曰“达”。 这个至尊就是“道”,无队也是“道”。 最伟大的形象包含一切形式、一切形象、一切皆是形式、一切皆如。 形与无形,象与非象一样,巨大而无对应,孤立而自存,故曰“象无形”。 大象无形的“象”和“形”被“有”和“无”所取代,成为“有与无”。 有即无,无即有,有与无合称为“道”。 �

  故《老子·第一章》:“道可为道,非道也。名可有名,而无名。天地无名之始,有万物之母之名。此二”同根异名,同曰玄,玄亦玄,皆妙。 “有”与“无”的不同名称,以及“道”与“道”的区别,是有名与无名之间的区别,与道有很大不同。庄子也说:“天地”既与我共存,万物与我合一。”既已合一,岂可言?既已言,岂可无言?”(《齐物论》)又说: “至道若如此,大言亦如此。周、盘、咸,名异同实,而指同物。”(《至北游》)强调统一性和绝对性。道在逻辑概念上的体现,这与老子非常一致。 老庄由此完成了对道家道学在逻辑思辨方面的探索和论证。

   4.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点

  老子和庄子在道家思想的很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在结论、社会观和政治结论上,老子和庄子却有很大不同。 �

  庄子认为,生与死是一体的。 没有什么意味着存在,存在也意味着什么也没有。 其行末,认为世间浑浊,不能与庄相谈,故曰唯与天地之灵相通。 因此,他说自己与世界同潮,与时俱进。 老子认为天道在于无为,但事实上,无为与万物同等重要。 《道德经》有两章。 一是讲道,二是讲德。 德行得以成就。 两章的一半专门讨论“获取”。 “不住于此,不去”(《老子·第二章》),本意就是不去。 在社会观上,庄子只有消极的人生哲学。 谓“周将在有才与无才之间”,“慧慧在于能自如入空间,而不厚重”,“人人语气中和,与桑林融为一体”。 “舞蹈”,其本质是艺术理论。 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有着独特的治世哲学。 所谓“逆者道之动”、“载阴抱阳、知雄守女”、“以天下之柔,驰天下之刚”(《老子》) )》第40章、第28章、第43章。),其本质与孙子兵法是一致的。 《庄子·知北游》:“光耀曰:‘我可以有无,而不能有无,甚至想无,如何能达到这个地步!’”对绝对知识的追求是就像飞蛾扑火一样。 有一种趋势一去不复返,我们将在抽象思辨的本体论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始终如一。 而老子本质上是实用的。 老子曰:“圣人不成大,故能成大”。 文中多用圣人之称,如王子、国王之词。 这是老子与庄子治世能力和消极人生态度的最大区别。 这也是老子能够先于儒墨思想成功地与秦汉初年政治相融合的原因。 �

  早期道家教义在社会和政治实践中存在三种出路。 一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战国及汉初也被称为“天子南面之术”、“黄老道德之术”。 汉初,儒学又称“儒学”。 老子的无为之治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起被视为政治方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政治理念。 二是庄子的生死归根论。 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被动的,生命就像得与死,所以必须坦然面对一切。 这基本上是指人的生命价值、人生观,不涉及社会政治因素。 三是庄子的随波逐流,要求人们随风随俗,自知无能为力,听天由命,这是一种被动的社会人生观。 另外,秦汉以后,还有道士、方士在生活和社会实践方面主张养生长寿。 有符录、内外丹术等方法和流派,但这些都不是早期道教的初衷。 �

  在道家和方士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养生长寿是最原始的。 司马谈《六家要义》中也指出,道家“凡生之神,托以形,神用之大,则疲;形用过,则有害;形用过,则有害;形用过,则有害。形神分离则神亡,死者不能复活,分离者不能复活。” 如此重复,所以圣人看重它。 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神是生命的基础,形式是生命的工具。 不先定神形,怎能说我有治天下之道呢?”故后世有惜生命的道士。一言以蔽之。但庄子却明确说过:“熊经”而鸟的表情,只是为了长寿。 受道引导的人,就会受到形体的滋养。”“人活着,就不能脱离形体。 形不分离,则有生死。”老子又说:“善于保存生命的人,行在陆地上不会遇到老虎,入伍不会被甲兵袭击,老虎会爪不能用,兵不能用刀。”认为,抽象道教中的道超越了肉身的生死。在抽象道教中,其意义大于生物的意义。 《南齐书·高义传》载《正二教论》:“佛明其宗,老夫护其命。 ”钱钟书《谈一录》说:“然而石家末流也讲天堂地狱,修福不修慧。 相对于上一派道家讲的长生不死、升天、养生而不是得生,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个浴者。 嘲裸衣。”罗大经《鹤林玉露》引老子重病,庄子哭季哀,比颅骨以证道,解释之,逆粮而行。 他还引用了欧阳修的说法:“道者贪生,佛者畏死”。 钱钟书、罗大经等人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

  早期道教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本体论等方面与道教基本一致,但在生命体验和社会政治实践的出路上存在重大差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同的实践命题导致了不同层次的道教。 �

  在逻辑思维形式上,道家有“对立相成”和“象无形”两个不同层次。 对立互补概念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相反互补的概念,如难度、长度、高度、声音、前后等。大象的无形性是一个绝对独立、自存的概念,具有最大范围的内涵和外延。 除此之外,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对称概念,也没有任何概念指称它,以致概念本身是无名无相的。 。 例如,这个概念被称为“慷慨”、“大起”、“大印”、“大象”、“大成”、“大营”、“大智”、“大桥”、“大变”等等。 老子曾多次论述:“欲抑则必开,欲弱则必强,欲灭则必强,欲夺则必”。 ,必须巩固其中的“兮”与“兮”,“张”,“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曲”与“与”。 “曲泽全、无止正”中的“王”与“义”、“以天下之柔驰天下之刚”等,都是成对的概念。老子的哲学本体论虽然有道家的形而上成就,但在政治、社会观方面,很大程度上延伸到了较低层次的对立和互补,因此,司马谈和司马迁都说老子的道家是最难理解的,同时也是评价老子政治观点最简单、最可行的方法。司马谈《六家要义》中说:道家“实易行,其言难”。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传》说:老子“所著之书,微妙难解”。 又曰:“李耳无为而化,安静而自以为是。是故。”

  庄子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大用”。 庄子的人生追求需要与“象无形”的绝对观念相一致。 老子多讲阴阳,庄子多讲有无。 阴阳是一对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概念。 有与无不仅相互对应,而且有即无,无即有。 它们同名同实,各自代表着抽象思辨中的不同环节。 阴阳是构成宇宙的概念,存在与不存在是哲学本体论的概念。 老子注重阴阳对立观念的转变,其结果自然是人文实践的策略方法。 庄子对本体论一致性的坚持追求只能以牺牲人的独立人格和生命实践为代价。 《庄子·天韵》:“名是公器,勿取太多。仁义,也是祖宗的茅屋,只能住一宿,不能长久。” 人之于道,正如器物之于大业造化一样,必须珍惜,要十分恭敬、谨慎、庄重,切不可独断专行。

  老庄虽然在道家思想、认识论和逻辑推理方面非常相似,虽然同为早期道家哲学大​​师,但在社会实践中的延伸程度不同,具有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面貌。 老庄虽然同为道家宗师,但如果从人性和政治实践的角度来划分和衡量,他们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 老子与早期儒家和其他先秦诸子是一致的,而庄子则独立于其他思想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