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太白谪仙子写下这首诗作的时候,时年不过十岁,正是想要入世伸展一番大志的时候。然而,入世的路,便像是鲤鱼要越过龙门一般,非要历经几多坎坷和艰辛,才能看得到一片光明。又像是在历经春寒料峭之后,偶见树梢桃花三两枝,这才晓得春已来到。
老人们常说:人生,唯有两件事情不可辜负,一是春光大好,一是青春年少。而趁着春光和少年,更要抓紧时间去做好现世的修行。
常有人问,修行是什么?也有人不小心掉进了牛角尖,反过来追问曰,道祖说大道无形无方,人间万象又何处不是修行呢?其实,修行并没有某一种固定的方式方法,道教更看重修行之于你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你是从春花秋月中感知到了自然的熟稔,还是从落花流水中伤情了春光的流逝,一切都在于你自己的心境。你看红尘是苦难,那么终要在苦难中挣扎生存;你看人间是历练,那么也必将会在历练中成长。而修行告诉我们的是,当下所历经的一切苦难,其实都是历练。花有开时必有落,人有青春亦会老,岁月枯荣,人生成败,都是自然大道。你什么时候认真了,也就快要悟道了;你什么时候突然忘记所有了,便也真是得道。
这样的道理,太白仙人并非不懂。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中记载,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一日春光正好,便要去拜访一位道教仙长。一路之上缘溪而行,道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挂着尚无人惊醒的露珠。有小溪流水,有狗吠相闻,树林深处还可以遥遥望见麋鹿出没。再向前徐徐行之,却早已经忘记了路途的远近。一时间,恐怕连这位谪仙人也有些迷惑,这究竟是走进了人间仙境,还是误入了福地洞天呢?
于是乎,我们非常讶异地发现,李白的这一趟行程已经不单单是去拜访一位道长了,他更像是陶渊明笔下那位偶入桃源深处的人,早已经分不清楚哪里是仙境,哪里才是人间。
又其实,如你我之普通人,哪一位不是费尽一生辛苦去承担起人世间的所有苦乐,同时又在心中种下了一片桃花源的梦想呢?而悖论却是,我们都在积极努力地入世,去有为,去争取,去获得,去证明人之为人、我之为我的一切意义,又始终怀着最后的梦想,要去逍遥,去隐居,去肆意形骸,去卸掉一切伪装、还原真我的性情。在拿起与放下之间的抉择,往往成为用一生时间去验证的修行。
不管是什么样的种子,最后都会发芽开花。时间,是修行人最忠贞的陪伴。
亦有人说,我终究还是个俗人,免不了被欲求牵引着,今天想了这些,明天想了那些,于是终日苦恼,郁郁不得欢。
然而呵,为这等事情懊恼是最不值得的。清名如靖节先生者,尽管口口声称“性本爱丘山”,不也是为了一口美酒而应召为官吗?我们生在这个五颜六色的世间,本不必要对欲求的事情躲躲藏藏。凡是合理的,以及实现和满足的方法合乎于伦理道德,那么略微放纵一下心志,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情。道家讲的修行,少见以禁欲为宗旨者,而是提倡人们用合理合规的方式去把心中的欲求控制在合适的度内,以求内不伤己、外不伤人,进而达到物我两不相伤。如此一来,各自都在满足了需求的同时,也保持住了内在的本性真然。如此,岂不就是天人相合的最好状态吗!
换言之,又正如李白去访道问仙的这趟路程,哪怕最后是寻隐者不遇,单单与这山间的青风和枝上的桃花相映成趣,如果能得心中的真欢畅,这也是莫大的收获了。《玉音法事》中记载了一首由宋真宗撰写的《散花词》,其中写道:“天上天花旦夕开,不同人世待春来。”细细想来,并非是我们修不到神仙界,而是我们总是要去身外找神仙,却忘记心能安止处,神仙本自来。惜了秦皇汉武的痴,竟不懂道本在我、仙亦人做的妙理。
于是,还管什么人间四月,又怕什么人去楼空,更不消去惦念山盟锦书、云中烟火,唯有桃李不曾言,下自乃成蹊。道也不曾远走,人心若在,指日待归。趁着春尚好,待着正年少,又看了“花开花落年复年”,便当知道修行的事是最等不得的。
唯寄语:
一束桃木驱鬼魅,一支桃花赠道伴。
待到他日朝玉京,再与彼此话人间。
(作者:高璟,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