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的围屋故事燕翼围的中式四合院别墅效果图
在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有一座名为燕翼围的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它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完工于清康熙十六年。该围屋由赖福之及其长子赖从林倾两代之力建成,是现存最高、墙体最厚的客家围屋,也是赣南围屋防御体系最为坚固的建筑。
全围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线,采用砖木结构方形布局。该楼共有四层,每层都有34个房间,总共有136间房。每层之间相连,对角四边设有炮楼,每层均设枪眼。整个建筑周遭高墙都是封闭式,只留下一楼的大门作为进出通道,并且过道内设置排污孔。此外,还有一座水井供居民使用。
2001年,燕翼围成功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当地文化和传统建筑艺术的一部分。
关于“燕翼围”的命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源自《诗经直解》中的“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意指为子孙筹谋,就像燕子保护小鸭一样;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它因为对角各有一个炮楼,从上空望去,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还有一种传说认为,该名称来源于清朝时期曾到访此地的一位官员——殿试钦点探花、时任赣州知府周玉衡,他题写了“燕翼圍”这块匾额,用以象征夫妻恩爱与幸福安康。
除了这些神秘又迷人的传说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关于主仆情谊的小故事。当时,赖福之带着仆人逃难,却因金银珠宝引起了朋友背叛,最终失去了财富,但保住了性命。在后来的祭祀活动中,他始终记得仆人的救命之恩,将其置于祖先之前祭拜,以示感激。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结亲的小插曲。在清乾隆年间,一位名叫徐老四的人常来远嫁杨村家的姐姐家做客,并在那里受到启发。他日后积累了一笔巨款,在关西开基建新围,与原有的杨村界址形成联接,让两者结成了紧密联系,即使他离世,也被人们称作“新圍”。
随着时间流逝,这里的历史与传奇交织成了一幅幅生动而丰富的情景,而这一切,都在等待着那些愿意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人们去发现和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