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圣贤王兴理于眉县太白山内探寻真理
我先是在河北塘沽的寒冷冬日里出生,1932年1月6日,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1960年,我在华山王母宫中决定出家,开始我的修行之路。在那之后,我便跟随礼庞法山道长学习,一直到1986年,在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中建立了自己的道场。
1987年,我前往钟吕坪老君洞继续我的修行,并在1997年至2010年的时间里常住太白山太白庙。在这里,我深入研究和实践道教的真理,同时也帮助修建了钟吕坪八仙殿和太白庙门前石桥,为当地的道教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2年,辽宁千山五龙宫传戒让我被誉为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这份荣誉是我终身难忘。而2011年7月1日,当我羽化离世时,我心中的真理和智慧已经传承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我的一生致力于宝鸡市、眉县的道教发展。我始终认为当前社会上对道教戒律松弛,对传戒形式主义过重,而真正内涵丰富的地方并不多。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理解真正意义上的道教文化。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曾评价我说:“王兴理 道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从那张有些似吕祖形状的国字形脸庞上闪烁着智慧光芒;他的一米七五左右高个子,以及海青色的道袍穿在他的身上,使人感觉干净、干练、精神。他不是尘世间俗客,更像是仙人降临。他的讲话轻声慢语,让人仿佛真的遇到了高隐。”
回想这些经历,每一次都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探索,每一次都是向更高境界迈进的一个步伐。我虽已不在人间,但我的精神依然活跃,与你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