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传统民居松茂村围屋中的历史光芒绽放
在松茂村的客家围屋里,历史的光芒依旧闪耀。这里曾经有过“一门三代连进士”、“一母十子九登科”的传奇故事,还产出了被誉为广西清代“李清照”的杰出女诗人朱玉仙,以及被称为“江南才子”的老一辈家主朱光和爱国将领朱为鉁……身处校园内的文昌阁,沧桑感油然而生。朱永茂祠堂上四副龙脊过拱形状的“镬耳”彰显了家族的名望。
这里,是今年被评为广西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松旺镇松茂村。在10月18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来到了这座充满历史文化精华的地方。
在松茂村的一个半月形水塘前,有一座恢宏的客家围城。这座围城坐北向南,灰砂叠砌鹅卵石建成,仍保存完好。围墙前有一块水塘,正应了“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的风水理论。
据民间传说,这里的朱熹第21代裔孙朱殿辅于清朝迁入定居,这是他们定居第一条村庄——松旺茂山屯。这是朱永茂祠堂,建于清朝期间。
朱永茂祠堂是一座四进厅厦的大型祠堂,其材料上乘,其中尤以四副龙脊过拱形状“镬耳”独具特色,为广西境内独树一帜。这些镬耳象征高贵乌纱官帽,而只有能在祠顶建此等建筑才能证明家族显赫。
我们发现,在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人口结构,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从二品以上官职封赋至宅第建立,再到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连中科甲频繁出仕做官,此种现象在当时广西之地极其罕见。此外,该地区还拥有多位进士,他们不仅文学造诣卓越,而且政治能力也非常突出,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与祠堂相邻的是古色古香的小楼——朱光故居,它与古色古香的客家围屋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穿越回过去。在昌穆庄周围,被厚实的地面所包裹,我们发现了一座特色的客家城堡,它如同船只般航行于群山之间,被认为是最佳风水地点之一,以保证家庭远方出仕的一帆风顺命运。
昌穆庄是一个典型的船地格局,从高处看,“城”如同扬帆远航的一艘船。而据说当年村中有一棵硕大的樟树,如同桅杆,将整个景致提升至新的高度。河流奔腾不息,由两条小河汇合形成一个潺潺流淌的声音,为这个世代皆能远出的家族增添了一份神秘气息。
昌穆庄占地28000平方米,上下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20米,全长610米,其墙体由坚硬鹅卵石、石灰、沙土混合夯筑而成,每层都设有调兵通道和防御壁垒,同时设置了8个炮楼及360个观察孔和枪眼,以确保安全稳固。这片区域内居民多采用三进砖瓦结构住宅,并形成小院落,便利生活又保持私密性质,使得这一区域成为一个典型的人文景观示范区。而其中最著名的是抗日英雄将军——爱国将领朱为鉁,他留下的遗迹让后人铭记他那无私奉献精神和对抗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对整个社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人物足迹,比如明代举人的孟宗图,他们曾经奋斗于东平衙前竹根山开基创业;还有那些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后的早期建设工作中的各位先烈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国家发展;再加上近现代史上的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那些激情澎湃的事迹也让这个地方充满了活力。
最后,我们来到文昌阁,这里也是一个传统祭祀文昌神以保一方文风昌盛而设的地方,从清朝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人不断努力弘扬祖先所倡导兴学办校、勤奋读书、奋发有为的心理状态,使得每个人都能够追求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在这个普通却又非凡的小村庄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着无数值得探索的人类活动痕迹,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并且继续发掘的情感财富宝库。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片土地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请一定要亲自来访,一步一步走进这些历史遗存中,让它们带给你更多未知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