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的女人特点民俗介绍之正月初六送穷神_道教文化在天然道观的自然景观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 日、初五曰牛、至于马乃至人。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从鸡到人都是六畜之 日。
正月 初 六马 日:下田备春耕 穷气 送出门。
此时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前一天皆不能打扫,所以这一天做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时污秽的地方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广州汉族民间流传的一首农历新年习俗歌当中提到:“ 初一人拜神, 初二人拜人, 初三穷鬼 日, 初四人乞米, 初五初六 正是年 , 初七寻春去 , 初始化八不归 , 初始化九九头空 , 初始化十打春去 , 十一打仔回 ,十二搭灯棚 , 十三 人开灯 , 十四灯火明 ,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正所谓大年初 六求顺扔穷鬼。正 月 初 六 “送 穷”,是我国古代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又称“穷子”。
那么 穿着破烂衣物而且喜欢喝糜粥的是谁呢?
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说:“高阳氏子瘦约,不喜穿整衣食糜。我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我宫中号曰‘郁稀’。”
宋朝文学家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 时宮 中生 一 子,不着完衣 宮 中号稱‘郁稀’其后正 月晦死 宮 中葬 之相谓曰今日 送 郁”
据钱钟书先生考证我国唐代就已经盛行将这位穿破衣服的人叫做“郁稀”,并且他们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死去,而人们会把他们理葬并说:“今天送郁”。
宋朝之后,“郁稀”才被尊为“郁”。到底是神还是鬼,也没人说得清。
我们来看看老北京关于这个节目的习俗:
老北京还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在这个时候,把节日期间积存的大部分垃圾丢出去,这个行为被叫做"发送福音"或者"发财运";同时,还可以摘掉窗户上的挂纸,也可以一起丢出去,被叫做"发送富贵"或者"发财富";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活动,那就是12岁男孩们装扮成刘海戏金蟾,他们背上5个小人的形状用白纸剪出来,上街卖给别人,如果能抢到那个小人的话,就算自己收到了财神。如果两个本命年的孩子相遇,那么谁抢到的对方背后的小人才算吉利;如果两个人都没有抢到,则认为那是一个倒霉的人,有可能连自己的小也不保留下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狩猎游戏发展而来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游戏源自于过去的小孩子们之间进行的一个玩笑,它象征着通过互相竞争和合作来获取更多资源和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