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鼻祖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
道家的鼻祖是谁?答案是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张继先(1092~1127)为北宋末著名道士,字遵正(或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他奉为道家的第三十代天师。
据传,张继先五岁尚不能言,但一日闻鸡鸣,忽笑赋诗,“人皆称异,(以)为真仙”。九岁袭教。他本人“渊默寡言,清癯白皙”。
徽宗崇宁(1102~1106)以后,他被召至东京四次建醮内廷,被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不久,他进封正一真人张陵为“正一静应真君”,诏有司就开封东建下院安置继先,赐额为“崇道”。
他的论说、书信、诗歌,有《大道歌》、《心说》传世,还有署题“虚靖张真君著”的《明真破妄章颂》收入《正统道藏》。他认为:“心者,万法之宗……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
他也曾提到内丹的修炼:“神驭气,不须杂术自长生。”又称:“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功可以起朽骸,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劝来拜受天师秘箓者脱去世网,“俱登道岸”。
虽然林灵素等人同得宋徽宗恩宠,但张继先却屡召屡隐。他还劝林灵素韬晦,对其提出知足不辱的建议,说:“金门红雾……方保山中之适。”指出:“万象有杀有生,一气互消互息。”
最后,他被元至大元年(1308)武宗封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疑地,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史上,张继先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