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巨擘张鲁的智慧之光
第三代系师张鲁,字公棋,是道家学说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杰出传承者。他的智慧和仁心深受人们尊敬。在汉末时期,刘焉任益州州牧,他被委以重任,为督义司马,与张修共同抵抗苏固,成功占领了汉中的地盘,并实行了政教合一的制度。他自号“师君”,以鬼道教化民众,使得初民和鬼卒都接受了他的教导。
他设立了祭酒制度,让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祭酒负责管理,而这些祭酒则是由信仰本道的人选出的。他们负责执行诚信不欺诈的原则,对犯错者给予宽大处理,只要三次没有重犯就可以免除罪责。如果是小过失,只需修路百步即可得到赦免。他还禁止设置官吏长史,全靠祭酒来管理事务,这种方式使得民生安稳、便利。
在曹操征服汉中后,张鲁避难南山,将宝货仓库封存而去。曹操入南郑后,因为对张鲁有好感,便遣人慰问并授予他镇南将军之职,还封他为阆中侯,并食邑万户。他的五子及功曹也都被封为列侯,最终迁回中原。在其最后一日,他将籙、印、剑传给嗣子盛,并告诫他前往龙虎山宣扬吾化,然后羽化升天,被葬于邺城东。
元成宗皇帝为了纪念他的贡献,特制了一篇碑文,以表彰他在推广道家的重要作用。他被追谥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其精神和智慧至今仍被人们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