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的佼佼者张鲁之道
第三代系师张鲁,字公棋,是道家学派的人物。他的祖父是道家的开创者,父亲则是继承了祖父的衣钵。张鲁自幼就接受了祖训中的道术,并将其传授给他人,他的门下弟子越来越多。在汉末时期,益州州牧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另一位司马张修共同对抗汉中太守苏固。这次战斗结束后,他们成功占领了汉中地区,并实行了一种结合政治和宗教在内的统治系统。在这段时间里,张鲁被尊称为“师君”,并以鬼神之术教化民众。他要求所有跟随者都要诚信不欺骗,有病的人要主动向他坦白自己的过错。此外,他还命令他的部下们设立义舍,用来存放粮食和肉类供行人取用。如果有人贪婪地吃得过多,那么就会遭到鬼神的惩罚。
对于犯法的人来说,只需要原谅他们三次,他们就能免除刑罚。而对于那些小错误的人来说,只需走一百步路,就能得到宽恕。最重要的是,没有官吏长史,而是由祭酒直接管理,这样的制度让人们感到非常高兴,并且让巴蜀地区保持了30年的稳定。
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进攻汉中时,张鲁避难于南山,并解释说自己并没有恶意,只是在逃离敌人的追击而已。他最后封藏财宝仓库,然后离开。当曹操入侵南郑后,他发现这些事实并对此表示理解,最终拜托張魯為镇南將軍,並封他為阆中侯、食邑万户。此外,还有五个儿子以及功曹也被封为列侯,最终允许他们回到中央平原生活。
在生前的一天,張魯召见继承人盛,将诸多遗嘱如籙印剑等传递给他,说:“龙虎山祖师玄坛就在那里,那里的星光照耀着,那里的气息凝聚着,那里的灵魂与人类共处,那里的秘密文明藏匿于岩洞,你应该去宣扬我的化身累积功德。”一年之后,即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張魯羽化升天,其遗体被葬在邺城东边。他的两个兄弟,也都是出色的人物:弟弟卫,以字号公则,被封为昭仪将军;弟弟傀,以字号公仁,被封为南郡太守加上驸马都尉,都弃官深造道术,在白日里冲云破空。
元成宗皇帝制定了一篇颂词,对張魯进行最高级别的赞誉:“这是大道之德,是从天而来的,而成就却依赖于人,有远大的愿望,就像古代的汉朝天师一样。但无论如何,不断地推进大业,不懈努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极致,因此每一代都会出现一些异人的存在,他们会以禅法治理世间,使得知识流传下去。我现在所尊敬的是景行焯灵,他的事迹记录在简册上,无可匹敌,而且能够自我救赎,其功绩完成之后却选择不居住其中。这正如经书上的话所说‘上德不言而善,则不可及矣’。”最终,对張魯进行了最高荣誉——“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