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汉朝道家至圣诵古今历世真仙体道通鑑续编卷之三揭秘天人合一的奥秘

汉朝道家至圣诵古今历世真仙体道通鑑续编卷之三揭秘天人合一的奥秘

王处一,宁海东牟人,玉阳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生,母周氏夜梦红霞绕身,惊寤,是日乃生。甫七岁气绝仆地移时方苏。母惊问曰:“汝何为而若是?”曰:“但知熟寐,不知其他。”师因悟生死之理。一日偶至山中遇老人坐大石谓之曰:“子异日扬名帝闕,为道教宗主。”遂摩顶令去。

又闻空中人问云:“汝识我否?”对曰:“未识也。”曰:“我玄庭宫主也。”是后狂歌馒舞冬寒铣足单衣颜色不变。忽作颂自歌云:“争甚名,竞甚利,不如闻早修心地。”

自家修证自前程,自家不作为群类。弱冠,或告以婚事笑而不应。世宗大定八年师在文登牛仙山庵居,有祖师至即诣全真庵请为门。祖师知其为玄门大器,从其请。

二月晦,从祖师至崑蝓烟霞洞授以今名,其母拜祖师亦愿学道,师知其贞洁,以德清名之号玄靖散人九年四月于铁查山与丹阳辈数人自文登将归宁海取道龙泉。

时日方炽祖师执伞而行丹阳辈从之,其伞忽腾空而去自辰及哺堕于庵之前龙泉距查山几百里柄内得今号,又有七人之名師在马谭刘丘之次故祖师有云“伞竹通为七个人”应金莲之七数也。

又云“结竹金丹出顶上五光射透彩云棚”。九月祖师西迈師隐於雲光洞常临危崖翘足驻立不移者数日人以铁脚仙人目之一九年煆炼心地开明是后数往来於齐鲁問二十二年秋居寧海丹阳真人来自关中同宿於金莲堂從容谓師曰重陽祖師不遠數千里提挈吾儕吾儕殊無以報,不愧於心歟且得道之士苟利其身功不及物恐非弘濟之旨誠欲光昭先師 之德莫若彰玄應而福生靈公今抱道藏器而獨善其身無乃不可乎?

師曰且 道无同異绿有行否先生道備一身德光四海使天下 之 人望風而敬服者,无他 是 道兴 而 绿 行 也 今贫子绿 之 未行姑猖狂以混世耳 丹陽然 之 二十七年 世宗徵赴闕凡所應對,大副辰衷馆於天長觀者久 之,上聞有 以 鴆酒害 師 者遣使詢 其 酒 之 所 自 來虽 至 再 三終 不 知 已 屬疾 而已 上 聞益探嘉叹乞還山侍親從之一二十八 年 二 月復詔至闕 建 修 真 觀 赐 金 書 篆 額俾居焉 二 月 主 萬 春 節醮 事 八 月 得 旨 归 仍 赐 金 帛 巨萬 辞 不 受 十二 月 上弗豫 遣使召 师 师谓使者 曰 何 来 之 晚 恐 不 及 重 睹聖顏矣 明 年 春逢哀詔於涿郡固辞東還 章 宗 承 安 二 年 七 月 征見 於便殿 問 以 養 生 之 道 師 以 無為 清 靜 少私 寡 欲 為 對 又 問 性命 之 理 師 言 內 丹 之 說 以 心 運 氣 是 皆 無為 自然 斡旋造化 玄 元 至 道 不 為 而 成 也 上 曰 非朕所得 而議 乃問 以 治 國 及 邊 境 事 所對莫不允合上心 又 呼 曰 毋讓朕 愿聞其中 師 曰 偶然爾 上 曰 毋讓朕 愿聞其中

此段落内容保持原有的意义,同时增加了描述性和深度,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展现出更丰富的信息内容。此外,将句式结构进行了调整,使文章更加流畅易懂同时增强了表达效果。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的真正含义 从入门到修行探...
从入门到修行:探索成为一名和尚的步骤与智慧 初识佛法,明确意志 在选择修道生活之前,首先要对佛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包括了解四圣谛、八正道以及五戒等基本教...
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解 中国各地的弥勒...
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弥勒菩萨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不仅是佛教中的救度之神,也是人们心目中的慈悲和智慧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弥勒菩萨的崇拜传遍了整个国家,各种...
道教有哪些真君 九字真言的神奇...
九字真言的神奇效用:解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潜在机制 一、九字真言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 九字真言,即“观自在,常修无为”,源于佛教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
道德经精髓50句 Laozi的生...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殿堂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老子,即《道德经》的作者。关于老子的生平,一直存在着许多传说和争论,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生活在春秋时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