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陆修静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藏于古籍之中
,南北朝时代,他继北魏寇谦之改革后,对南天师道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陆修静(406一一477),字元德,号简寂,吴兴东迁人,是士族出身,三国吴丞相陆凯之后裔。他的博学多才在儒、方外之学皆有所涉及,并以此为基础入道。他遍访名山,与道流结交,搜集经典,最终总括为《三洞》:《洞真经》、《洞玄经》与《洞神经》,并撰写了《三洞经书目录》。
他是最早的《道藏》编辑者,其“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宋文帝刘义隆时期,被召入内宫讲理说法,以其高明见解受到重视。他隐居庐山期间,大敞法门弘扬灵宝派,使得道教达到盛况。
陆修静对南天师道地整顿改革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有以下内容:同北魏寇谦主动放弃政教合一思想;强化戒律建设和斋醮体系;整顿组织系统和禁止私行职位设置;以及创立服饰制度等。他的这些贡献使他成为了当时思想集大成者之一,但同时也因其多方面的贡献而被认为是各派宗师中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