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真人关尹子道教之士中又有谁其中哪一位人物与道教有关真人关尹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被低估,道教的河上公和关尹子便是这样的人物。根据被低估指数排列,关尹子的位置可能排名第一。在《庄子·天下篇》中,它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代道术中的关尹和老聃闻听其风而悦之,都称赞它。《庄子》中将关尹称作“博大真人”,并且置于老子之前。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写道:“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住在周朝久了之后,他见到了周朝衰败,便离开了。这时他来到关县,被关令尹喜所接待。令尹喜说:“你将要隐居了,我会帮助你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了一部上下篇的书籍,上面谈论着道德原则五千余言,然后离开了,不知其去向。
在《史记》里,關尹不姓關,而是文始真人的職務名稱,“喜”這個名字首次出現在《列子·仲尼》篇:關尹喜說:“在己無居,形物其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故其道若物者也。”
關於關尹子的主要思想,在先秦典籍如《列子》, 《庄子》, 《吕氏春秋》都有所論述,如,《庄 子·天下篇》的記載:「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又,《列 子·黃帝篇》記載:「至人潜行不空,蹈火不熱…」等。
古代學者對於關尹子的推崇備至,並將他視為「大藏千万卷」中的精微之作,如東晉時期的葛洪盛讚揚此書曰:「方士不能到達,此書未曾有人談論,可仰望而不可攀登,可玩味而不可執取,可用鉴察而不可深思可符相互傳遞卻難以言語表達。」
此外,由於他的地位高超,在某些派别裡奉祀與 老君並肩。在內丹學中,有一派稱為「文始派」,這就是根據他的理念來發展的一種修炼方法。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追求精神境界,而不是物理世界,這種哲學觀點讓他們成為仙術研究中的佼佼者之一。此外還有一個名叫「樓觀」的宗教團體,也將他尊稱為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