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创始人博大真人关尹子智慧如海功力超群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被低估。道教的河上公和关尹子便是这样的人物,而如果我们计算被低估指数,关尹子的确实名列前茅。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代道术中的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这不仅表明了他们对先秦文化的认可,也凸显了关尹子的智慧和地位。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将老子称作修道德者,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而關令尹喜,则是周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见过周朝衰败之后,便去隐居。据说他曾对老子说:“你将要隐退,我将留下来著书。”于是老子就写下了《道德经》,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至今,我们仍不知道他的结局。
在史料中,關令尹喜并不是真的姓氏,他只是担任过文始真人的职务,但世人已无法确定他的姓氏。而关于“喜”这个名字,在《列子·仲尼》篇里也有所描述: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这段话体现了先秦文献常用的习惯,即将职务与名字相结合来称呼人物,如帝尧、巫咸等。
关尹又被称作关尹子或关令子,因为他得到了老子的真传,并使得《道德经》这部伟大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因此后世尊称他为文始真人。在南宋时期,《汉书·艺文志》才开始记录有九篇的《關隱 子》,但这些内容已经失落,只剩下一些断片残存。
通过先秦典籍如《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的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关尹子的思想。他认为“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强调虚无和谦卑,这些观点深受后世哲学家们推崇。在内丹仙学中,他被视作修炼最高境界的大师之一,被尊称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对于后来的内丹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关于关尹子的历史评价一直保持着高超的地位,他不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而且对于后世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