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道教在世高人博大真人关尹子确实是超凡脱俗的存在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被低估。道教中的河上公和关尹子便是这样的人物,而如果我们根据被低估程度来排比的话,关尹子的地位堪称首屈一指。
《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代有许多博大真人,如关尹子和老聃,他们闻其风而悦之。在《庄子》中,关尹子甚至排名在老子的前面,被誉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记录了老子的故事:当周朝衰败时,老子隐居至关畿地区,被称作“关令尹喜”。据说,他接受了周朝官员的要求,将自己的思想著书两篇,并将其遗留给世人。
然而,这样的称呼可能是后人的误传,因为“关”并不姓“关”,而“尹”则是一种官名。在先秦文献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比如帝尧、巫咸、轮扁、匠石等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文始真君”的封号更符合他的身份。
作为受过老子的衣钵传人的文始真君(即关尹),他不仅修炼到了高深的境界,还著有《文始真经》,这部作品对于道家思想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典籍中,都能找到对他的论述和赞颂。
东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葛洪曾评价他:“方士不能到,先儒未尝言,可仰而不可攀,可玩而不可执,可鉴而不可思,可符而不可说”。这表明了他的学问之深奥。他不仅在道教领域享有一席之地,而且还被认为是内丹仙学中的最高境界之一,即虚无派或文始派。
最终,在道教的地位上,他与老君并肩,为二十四天王中的一个高级职位,即玉清上相,不断指导着众多弟子,使得他的影响力远超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