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陆修静与古籍书卷共鸣
,南北朝时代,他继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之后,对南朝刘宋庐山高道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史称南天师道。陆修静(406一一477),字元德,号简寂,吴兴东迁人,士族出身,其人博学多才,一生笃好文籍,并广结道流,将所得之道教经诀总括为《三洞》:《洞真经》、《洞玄经》与《洞神经》,并于泰始七年奉敕撰《三洞经书目录》献上。
他是最早的《道藏》编辑者,为隋唐以后历代整理道书编修《道藏》的奠基人之一。陆修静不但大刀阔斧改革南天师道,还弘扬灵宝派,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他对南朝天师 道地整顿改革主要体现在《陆先生道门科略》中,有以下内容:主动放弃政教合一的教义思想、强化戒律建设、整顿组织系统、禁止各行其事和健全晋升制度、始创服饰制度等。
在取得了刘宋政权地扶持后,陆修静不仅大刀阔斧改革南天师 道,还弘扬灵宝派,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又整理和传授上清经,因而被上清茅山宗尊为第七代宗师。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提升了整个社会对于超自然力量认识,也推动了一系列文化上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