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降世记
在遥远的古代,天真大圣、至真大神及诸仙众齐聚一堂,与弥勒菩萨共商大计。汝今得道,应当知晓无上的胜因,这是诸多妙果,与其回向,一同集灵资道,以神气相合。如果欲聆听此要理,当立于奉行吾法之中,以引导一切未来者皆知吾教。
人身本具与佛性相同,但自以七情六欲伤害其本性,因此未能闻受吾法。汝今发愿,愿意度脱一切生灵,获得如是无量智慧真心,不必过分思考,不必过分念虑,不必过分贪婪,不必过多忙碌,不必多言不必要笑,不必常有愁思常有乐悦,便可保持精神光明而不乱,神志宁静而不狂,只有这样,便可修道。
然而,在众多修行者中,有些人却难以平息心中的杂念,其心便会变得烦躁;有些人则难以专注于修行,其志便会变得散漫;有些人则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其气便会变得损耗;有些人则难以减少繁忙的事务,其形便会变得疲惫;有些人则难以节制语言的使用,其气便会变得虚弱;有些人的笑容太过频繁,其脏腑便会受到伤害;一些人的忧愁太深重其血液便会四散流失。
即使遇见了明智的师傅,却若无法领悟正当之理,即使知道养生的方法,也不能理解修行的正确途径,那么所见所闻都将离正道远去。即使明白炼性的意图,也没有真正掌握得道之要素,那么所学所讲都将不是正论。不需多言说,而应在得法之后。
因此,对于追求玄元境界并甘愿寂寞生活的人们,无论他们如何运动,都能看到内心的静定和外表的一致。一日之内,他们就能达到气满功盈和五脏调顺的地步,最终达到朝元、三花聚顶、血凝气聚,以及万神朝拜上帝的大成。此时,他们已进入上宫,如同至尊王位,如同华丽庄严的人间世界,被称为至真上境。这是在自己内部实现解脱之前,就必须摒弃所有牵挂和贪恋的情感,因为一旦萌生任何私想,就都会陷入迷津。
对于追求高深学习的人们,当你达到了这一点时,你应该完全放下一切境界,只是发起无上的善念,并且只专注于无量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善业。但你的目标还不止这些,还要发起超越一切障碍、梦想和烦恼的心态,让所有十方未来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听到正当之路,从而摆脱贪婪的心态和邪见的束缚,没有更多阻碍或痛苦,而是一片纯净与快乐。这就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大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最为核心的最高实践。而说偈曰:
“一切归依,一切回向,
若复有人德行具足。”
舍弃个人的渴望,发起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心态,不追求荣誉也不寻求利益,只为了尊崇他人的美德。总是不忘三宝,每一刻都不放弃对他们的信仰,最终不会后悔。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如果能够坚持这个原则,则可以成就真正的大乘法门,从此摆脱了所有尘世羁绊。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请大家密切关注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