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经典是老子智慧的园地我们在这里追求真精神但切勿将私欲误解为真就像天然道观中的自然景致展示了大自然

道家经典是老子智慧的园地我们在这里追求真精神但切勿将私欲误解为真就像天然道观中的自然景致展示了大自然

道教的核心要义在《道德经》中被老子以“道法自然”简明扼要地表达。人们解读“自然”的时候,往往将其理解为顺应自我本然、符合自我之道的行为。这是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意味着每个人都蕴含有道性的本质,只有言行符合内心真性,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这种理解虽正确,但不同层次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人遵循历代祖师的教诲,从而逐步磨炼心性的不足,以达到圆通本性的境界;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在日常生活中顺从自己的性子,对自身欲望毫无约束,却仍然用“真”作为掩饰。其实,这种放纵并不叫做真,而是在误把假当作真来修行,最终只能陷入轮回,不得安宁。

谈到真正的精神,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是真的,以及它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其实,是关于对本质和迹象的一种思考。

关于什么是真的问题,或许不能简单地从对“道法自然”这一章句阐述中得到答案。虽然祖师说了真,即外在行为与内外本性一致,是为不假。但这只是浅层次的真或曰不假。一旦想什么、说什么,都直接来自内心,那么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直率的人。但这个直率,还远未达到修行中的所谓真。而我内心产生的事物,如果没有限制,便可能变成放纵。此时,我们口口声声称之为真的东西,也不过是一时追求快乐罢了。如果这样的“真”,又有什么区别于普罗大众追求呢?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在修行中,“真”不仅仅是跟随自己的想法,更应该让起心动念符合于道。这便区分开了以道佐人和以人御道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里还需要先明确另外一个思考题,即尽管人人皆含有道性,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主观能动性而去掌控自己所谓的定位,不要给自己的命运添上你自以为是的心思,比如认为只要保证不会伤害他人和社会,就算符合了大 道等等这种想法。这与天赋文明逆反先天自然,与大 道相悖。

此处,不需辩论后天文明是否符合大 道运行规则,而只需单纯从修行角度探究先天大 道 本源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它如何运作表现出形态何如?明白这一因果关系,也才能明白当 大 道 运化我们的生命与社会时,它体现出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显然,这一根本因果关系,历代祖师早已在经典里写得清清楚楚,并且告诫我们,只有息心去欲,可以以洞察一切的心灵合乎 大 道。当一个人向外求得越少,他才能更深入地去观察自己。不论观察的是心、气还是空,都把外在欲望转化为内在思考,我们才真正踏上了修行之路。

莫轻易言语:“生活就是修行”。因为若以有一身正能量回顾生活,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每件事都藏匿着 大 道 的运行规律,从而提供给你的修养提供借鉴;但若尚未脱离红尘裹挟前进,此刻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难保,又怎能提炼出更高层次的 修 行 命理呢?须知,我们太多太多的人(包括你我这样凡夫),只不过是在尽全力避免受到欲望伤害而已。我们的现在称之为 “ 修 行”,仍旧是在与欲望抗争孰胜孰败,现在下结论还早了一点儿。我待到完全意识到一切思想皆是一切念,一切念皆包含一切愿望的时候,再去考虑一下生活中的 “ 真”,或许才能明白,古人的所谓 “ 真”,不过是在让我们了解因果,并且不负因果。不过倘若你口口声声讲述因果,却又沉浸其中,并且很多人却不知道他们正在其中,这恐怕只是掉入了一片错觉里,把假冒伪劣混淆成真的错事罢了!

“ 真”,不是一种自封,而是一种融合于天地万物的大理。在 修 理,更不是放纵的手段,而恰恰是我首先控制自身戒定作为合一第一步阶梯。如果连这第一步都不愿意走,而且还要反驳它的话,那么最终,与天地大理相合的一份份份份份"true"也只能成为庸俗世界里的传说故事吧!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国教是道教吗 天成悟境探索人...
一、引言 在东方文化中,“天成”这一概念常被用来描述事物自然而然、无需刻意追求即能达到完美状态的现象。然而,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和宇宙观。我们今天...
道教正能量语录 神仙太守鲍靓探...
我,鲍靓,亦名静,一位在晋代的道家修士,字太玄,以“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学兼内外,明天文河图洛书”著称。据说,我出生于公元260年,在东海(今天...
道德经用于女孩取名的字 生活哲学我是如...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一种生活哲学被人们广泛讨论和实践,那就是“无为才能无所不能”。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去干扰事物的自...
道家九字真言含义 历代道家神功巨...
彭晓(?~954),唐末五代的道教高僧,以其卓异的智慧和超凡的修炼成就,成为了后世追慕的对象。他出生于西蜀永康,一介书生,却擅长击竹子,与同乡何五云相交甚...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