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吕祖庙探秘道家八段锦教学视频完整版
古观重修,焕发“旧颜”
原来的吕祖庙是一座由东西厢房及正殿组成的四合院,正殿为三开间一殿一卷棚硬山结构,造型稳重大有变化。然而,由于周边现代建筑的挤占,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只剩下几百平米。尽管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还是无法避免倒塌的命运。
2012年,在济南市文物局、民宗局批准下,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资金筹集,明天启年间建造的升阳观正殿得以全面整修完毕。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古建筑原则,不仅保留了其传统风貌,还在继承创新中融入了当代元素,使吕祖庙以崭新的面貌再次成为济南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步入题壁堂前,便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道路右侧是记录此次重修吕祖庙功德碑,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似乎穿越时空,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在大门前红柱旁挂着一副对联:“天降甘露不润无根之草,道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落款为山东著名书法家武俊杰先生;而大殿门框上的另一副对联,则是马子恺先生精心撰写:“一枕黄粱点破千秋大梦,九转丹阳练就万劫真仙”。
进到大殿内,与供奉着纯阳祖师吕祖并列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和圆明斗姥天尊。这两位神祗分别象征着慈悲与智慧,是人们向往解脱与自我提升的心灵寄托。大殿两侧墙壁镶嵌石碑,其中东墙石刻记载了清康熙十八年的重修史事,而西墙则镌刻了光绪戊申(1908)年重刻的《吕祖像赞》,这两块碑石见证了时间静好且不变。
题壁堂
位于升阳观东侧,该堂曾经壮丽非凡,以金碧辉煌著称。在光绪三十一年的扩建后,它更显宏伟,其内部集聚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地摊戏楼、大罩棚等附属建筑,使其成为一个集多功能性于一体的人文景观。
关于题壁堂,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小说故事。一日,一位隐居在附近的小道士刘道长偶然发现左墙壁上出现了一首诗,并署名“木石道人”。那诗读起来充满深意:
曾否当年旧酒楼,
松亭水色静悠悠;
熏风日跻蓬莱岛,
筇杖常经此地游。
世法须从身上想,
机关宜向个中求;
离离青草会心处,
何事浮生空白头。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境界,让刘道长感到惊叹,因为他认为这是高层次超脱尘世的人才能够理解。他遂将这一新建的大殿命名为题壁堂,以纪念这一珍贵瞬间。而后来由于时间流逝,这些字迹逐渐模糊,最终被抄录刻于石碑,以便未来世人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