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悟中的天然道观探秘
福州的摆塔文化: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悟中的天然道观探秘
在古老的福州城中,有一段悠久的历史,那就是“摆塔文化”。据说,这一习俗源远流长,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庆祝,他們将家中贵重物品排列在门口,以此来表达对英雄军人的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这一活动不仅成为了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也成为了尊敬祖先和显耀家庭富裕的一种手段。
福州裴仙宫,是一个保存着深厚道教文化的地方。在这里,每到中秋佳节,人们都会举行传统的摆塔仪式。这座寺庙建于宋代,它见证了无数个中秋夜,那些灯火辉煌、色彩斑斓的小巧宝塔,一一照亮了夜空。这些小巧精致的小宝塔,不仅是对过去岁月怀念,更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每当中秋之际,裴仙宫内部会布置起几张桌子,用以展示那些孩子们珍视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等。这些玩具被精心地排列在木架上,小巧刀枪矛戟也插在其中,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生机。而最为重要的是,那些高大的铁皮或薄木板制成的小宝塔,它们紧靠墙壁,在众多装饰之中显得格外突出。
除了这般常规物品,还有一项特别独特的事情——那就是“禾秧盆景”的制作。在阴历七月下旬,将细沙灌入小盆内,再铺上稻谷,让其自然发芽。一二寸长的秧苗生长出来,不但充满生气,而且象征五谷丰登,为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份清新与生命力。
尽管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但这份传统依旧被保留和发扬。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裴仙宫还专门为医护人员设立了特别供奉区,他们用心致敬那些默默付出的医护人员。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次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再诠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天人合一”,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无论是在摆放玩具还是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都应该保持这种态度。
因此,让我们继续走过这个季节,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去体验和理解这份独特而又深远的情感,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就像福州裴仙宫一样,用我们的行动去保护和传承这一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