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道教修行诗天然道观中的摆塔文化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修行诗中的天然道观
在中秋佳节的夜晚,福州独特的摆塔习俗如同一首古老的诗篇,回响着历史的韵律。据说,这个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将家中珍贵物品摆放在门口。这一活动因在多寺多塔之地盛行,更被称为“摆塔”。清代时期,这一传统更是流行开来,以至于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有所记载:“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成为了福州固有的中秋习俗,不仅有了“显摆”的意味,也承载着尊敬祖先和庆祝节日的情感。裴仙宫作为宋代建造的一处古迹,在明清时代便开始举办这项活动。在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发展过程中,该宫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每当佳节临近,裴仙宫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都会组织团队进行传统民俗活动。在空旷的地方搭起几张桌子,每张桌子都紧靠墙壁排列,再铺上毯子或被单,便可开始这场文艺演出。展示出的主要是各种孩子们喜爱的小玩意,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模型等,以及插木架上的刀枪矛戟等。
这些玩具不仅美观,而且充满故事性。例如,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用细沙和稻谷创造出生机勃勃的小秧苗,而这些都寓意五谷丰登。这背后不仅是一种美学展示,更是一种对自然与生命力的赞颂。而现在,这些旧有的做法也融入了新的意义,比如向医护人员致敬,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英雄。
这样的表演不仅让人沉浸于过去,那份温暖与怀旧,还提醒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依然绽放光芒。在这个特殊而又平凡的时刻,我们似乎能听到那些古老诗句般的声音,它们穿越时空,为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爱国主义精神和希望未来的故事——无论如何,只要心存热忱,无事不可为,无梦不可追。
(来源:福州裴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