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剧
历史渊源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查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他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群众性场合,也常常喜欢以歌代言,进行赛歌、对歌,或者说克智诗斗智比识。至于打跳歌舞,更是各种集会少不了的活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无疑为彝剧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以来,大批内地汉族移民进入楚雄地区,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楚雄地区开始出现了滇剧、花灯等剧种。此后不久,在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艺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在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虽然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这两次艺术上的探索实践,受到了彝族人民的欢迎,两个节目都被保存下来,一传数代。有的专家研究认为,这两个节目就是彝剧的萌芽。艺术特色综述彝剧在舞蹈、服装、灯光、布景等方面,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表演者注意吸收别的戏剧艺术的长处,以丰富彝剧的艺术表现力。1985年楚雄州彝剧团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民族戏剧汇演,演出了《银锁》、《蔑独尼闹店》(后改为《闹店》)、《跳歌场上》、《春荡彝山》4个彝剧。其中《闹店》剧本,曾被《剧本》月刊刊出,并在全国的民族题材戏剧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银奖。《跳歌场上》、《掌火人》、《银锁》、《曼么与玛若》、《歌场两亲家》、《查德恩塔》等一批彝剧分别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录像演出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奖和云南省现代戏创作剧目奖。到目前为止,彝剧已创作出了60多个剧目。彝剧这朵诞生在楚雄彝山的民族戏剧的鲜花,如千里彝山盛开不败的马樱花,越开越艳。剧本彝剧的剧本文学以散文体、七言体、十言体为其唱词格式,人物对白采用汉语彝腔,并采用彝族擅长的比兴手法润饰。在音乐上,以市内彝族各支系的民歌为素材进行配曲创作。在表演上,以彝族活动作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表演技巧,衍化出欢快步、迎客步、送客步、劳作登山步、俯身步、跌脚步等一系列动作。彝剧的剧目题材大多反映彝族现代生活,剧中的人物都给观众有强烈的亲切感。唱腔彝剧有单一的唱腔,结构比较简单,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为两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体的;有按速度变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组成的;也有曲调随着唱词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规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伴唱(即当地彝族群众年说的“凑腔”、“帮腔”)、重唱、合唱等等。音乐音乐作为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刻划地域特色、强调人物个性的重要语汇。作者总结了多年艺术实践的心得,在民族音调戏剧化、个性化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彝剧声腔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可操作的经验。彝剧音乐由民歌小调(如〔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唢呐曲”等)结合形成,称“山歌体”。主要剧目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代表性剧目有现代戏《半夜羊叫》,民间传说故事剧《曼嫫与玛若》等,在大姚等地经常有业余剧团演出。传承保护在1956年的合作化中,大姚县县华山成立了麻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狼来拖羊》、《积肥》、《卖肥猪》、《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半夜羊叫》等一批用彝语、彝调、彝舞表演的文艺节目。特别是《半夜羊叫》深受彝族群众的喜爱。1958年3月,在楚雄专区首次俱乐部工作会议上,《半夜羊叫》第一次从山区民间搬上了文艺舞台,受到一致好评。接着,在州、县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将《半夜羊叫》和《牧羊在林中》两出小戏,揉合成一部中型彝剧《半夜羊叫》,参加了1958年1z月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的观摩演出,受到了与会代表和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肯定。《云南日报》曾报道说:大家不仅对这出戏本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这个年轻的民族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杨森等人又创作编排了彝剧《曼么与玛若》,连同原来的《半夜羊叫》,一起参加了1962年的云南省首届民族戏剧会演,同样获得了成功。这两出戏的剧本,被收入《少数民族戏剧选》由戏剧出版社出版及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兄弟民族戏剧集》。彝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剧种,载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0年3月,云南省文化厅拨款5000元。扶持大姚县昙华乡建立业余彝剧团。州、县文化局多次举行彝剧学术讨论会,出版了《彝剧资料汇编》一、二集,1982年全州现代戏创作节目汇演,彝剧《歌场两亲家》、《查德恩塔》、《核桃树下》、《山林青青》、《阿燕娜》等受到了普遍欢迎。1984年楚雄州组建了专业彝剧团。这一时期,彝剧创作和表演十分活跃,各县(市)都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彝剧,不仅题材内容扩大了,而且彝剧使用的曲调、歌舞、表演手法都大大丰富了。创作人员深入彝族群众中,搜集了大批彝族曲调和民间歌谣,经过整理研究,认真加以吸收。现在,一些经过整理加工的彝剧音乐,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彝剧语言上,除保留其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外,普遍采用了汉语彝腔这一形式,消除了语言障碍,使得彝剧为更多群众所接受。
早期的彝族戏剧活动,产生于永仁县中和乡直苴彝族聚居地区。1947年直苴村一位有文化的彝族青年名叫罗守仁,受云南地下党游击队宣传活动及当时的影响,对反对派的统治极为不满,便以本地区的现实生活为依据,把本民族语、调、舞相糅合大胆地创作了4个彝族戏剧,剧名叫《委员下乡》、《光棍会县官》、《黄鼠狼》、《猩猩吃人》。接着他组织彝族青年进行排练,在逢年过节时演出。这些剧目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辛辣地讽刺打击了统治者,同时也唤醒了群众。当地的保长、土司头人等对罗守仁的创作演出活动恨之入骨,要加害他。罗守仁听到消息后,躲进深山老林里,过了一段时间的“野人”生活。直到1949年家乡解放,他才回到家当了人民教师。
解放后直苴地区的彝族戏剧创作演出活动很快得到了发展。1954年,国家对直苴地区彝族同胞的流行病很关心,县里派出医疗队前往救治,但病人怕羞,不打针吃药。针对这些情况,宣传队创作演出了彝族戏剧《赶快医治好》,患病的群众看了演出后,打消了思想顾虑,纷纷前去治疗。 1958年12月直苴业余演出队的12名演员与大姚昙华公社业余彝剧团联合组成“大姚县红旗人民公社业余彝剧团”,参加了在大理召开的“西南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演出了《青年们的心》、《半夜羊叫》等剧目,受到了与会代表及文化部夏衍副部长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并将其创作演出的剧目正式定名为新兴的剧种———彝剧。彝剧表现群众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1977年和1981年,先后两次以直苴地区的创作剧目及演员为主组成了永仁县文艺演出代表队,参加了楚雄州民族文艺汇演,演出了彝剧《一个核桃的秘密》等剧目。在1981年楚雄州农民文艺调演大会上,彝剧《核桃树下》获编剧奖,《阿燕娜》获编剧奖、集体表演奖、导演奖、音乐奖;4名彝剧演员分别获得个人表演一、二、三等奖。在1984年及1988年县里举行的两次农村业余文艺调演中,直苴业余演出队创作演出的《一只大庵羊》及《尼黑乍》都获得了县的奖励。
通过彝剧的创作演出实践,涌现了一批彝剧作者。杨云忠、李必荣两人被楚雄州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吸收为会员。1965年12月,彝剧作者杨云忠同志出席了团中央及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周恩来、朱德、等的亲切接见。他们创作的彝剧剧本《姑娘的病》、《核桃树下》、《阿燕娜》、《致富新花》、《端公请医生》等,在省、州有关刊物上发表。彝剧,这朵盛开的马缨花,绽放得格外娇艳。
在1956年的合作化中,大姚县县华山成立了麻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狼来拖羊》、《积肥》、《卖肥猪》、《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半夜羊叫》等一批用彝语、彝调、彝舞表演的文艺节目。特别是《半夜羊叫》深受彝族群众的喜爱。1958年3月,在楚雄专区首次俱乐部工作会议上,《半夜羊叫》第一次从山区民间搬上了文艺舞台,受到一致好评。接着,在州、县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将《半夜羊叫》和《牧羊在林中》两出小戏,揉合成一部中型彝剧《半夜羊叫》,参加了1958年1z月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的观摩演出,受到了与会代表和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肯定。《云南日报》曾报道说:大家不仅对这出戏本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这个年轻的民族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杨森等人又创作编排了彝剧《曼么与玛若》,连同原来的《半夜羊叫》,一起参加了1962年的云南省首届民族戏剧会演,同样获得了成功。这两出戏的剧本,被收入《少数民族戏剧选》由戏剧出版社出版及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兄弟民族戏剧集》。彝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剧种,载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1974年,元江县文工队谢光廷用彝族[阿色调]、[海菜腔]等音调编演了一人多角的节目《彝家女儿上大学》,此后,又编演了《卖茶姑娘》、《植树歌》、《只生一个小宝宝》等节目。1986年,峨山县文工队的冯治平、李长明等编演的《荒古情斗》、《荞花又开》;
1980年3月,云南省文化厅拨款5000元。扶持大姚县昙华乡建立业余彝剧团。州、县文化局多次举行彝剧学术讨论会,出版了《彝剧资料汇编》一、二集,1982年全州现代戏创作节目汇演,彝剧《歌场两亲家》、《查德恩塔》、《核桃树下》、《山林青青》、《阿燕娜》等受到了普遍欢迎。1984年楚雄州组建了专业彝剧团。这一时期,彝剧创作和表演十分活跃,各县(市)都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彝剧,不仅题材内容扩大了,而且彝剧使用的曲调、歌舞、表演手法都大大丰富了。创作人员深入彝族群众中,搜集了大批彝族曲调和民间歌谣,经过整理研究,认真加以吸收。现在,一些经过整理加工的彝剧音乐,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彝剧语言上,除保留其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外,普遍采用了汉语彝腔这一形式,消除了语言障碍,使得彝剧为更多群众所接受。
1986年彝剧正式定名,主要流布在峨山、新平、元江等县彝族聚居地,也有小型节目演出。
1989年李长明编演的《外乡人》等剧目,从剧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向戏曲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特别是《荞花又开》,以及1995年宋佳良等创作演出的《赶羊调》等剧目,都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观众及专家的赞赏和肯定。自《荞花又开》成功后,彝剧被认为是玉溪地区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