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潘师正道教创始人之体玄先生藏于古籍之物品中

潘师正道教创始人之体玄先生藏于古籍之物品中

在那遥远的中岳嵩山,钟灵神秀之地,潜藏着一位道教创始人的传奇故事。前有寇谦之,他驻足嵩山三十年,开启了一代教风,为国师自封,使得新天师道传遍北方。在他的影响下,不仅皇帝皇后都曾亲临其境探讨道教,还有人认为他与国师无异。

然而,在潘师正的出现后,这一切又迎来了新的篇章。他驻足嵩岳五十年,扇动了茅山宗风,使其传播到天涯海角;连皇帝皇后也驾临嵩山,以询问道教之事。这位潘师正,与寇谦之结局迥然不同:寇谦之一死,其新天师道便迅速销声匿迹,而潘师正则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关于潘师正,我们知道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的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是一家世代官宦的子弟。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特质,如脚上有灵龟纹路、双手过膝等奇特之处。随着母亲去世,他更加投入到了对《道德经》的诵读和学习中。

大业年间,当刘爱道来到此地时,他们相遇并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当面赞扬潘師正说:“三清道上奔驰良马,只有你能驾乘。”而刘爱道却带领他前往洛阳,让他成就更大的目标。

随后,王远知在炀帝征高丽时被召见,并且让王远知居住于玉清玄坛。王远知向刘爱道举荐潘師正,并度为 道士,将三清教法、三洞真诀、以及灵宝法赐予他。 潘師正在这里修行精进神速,最终成为真正掌握这些法术的人物。

当王远知预感到隋朝将要结束,他请辞回归茅山,并命令潘師正在北方大力发展茅山宗的事业。此时,又有一人名叫刘 道合加入他们,一同隐居于双泉岭嵩阳观。此间,潘師正不仅研习多方面知识,还进行内外丹法和呼吸吐纳练习,以期达到仙境。

最终,在唐高宗的召见下,他拒绝制作佛书,但以“吾所需者,即松清泉矣”回答高宗,此言甚具哲理,也表明了他的志向是独立不羁。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对于这个身处深邃峡谷中的男人来说,无疑是充满智慧与光芒的一生。但即使如此,有些事情似乎只能留给历史去解答——为什么才华横溢、拥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却无法避免宿命般地走向不同的结局?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道德经第二章的...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部被誉为“百家之首”的古籍——《道德经》,其中蕴含着深邃而又简洁的哲理。其中的一章尤其引人入胜,那就是《道德经》第二章。这一章通过...
大道至简的出处和含义 道家文化的源头...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创始人物,被尊称为“道德经”的作者,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出生和逝世年代都没有确切记载,但他的著作《道德经》流传至今,...
身上有佛光的女人 道家文化中的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不仅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还培育了一批名人,他们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绝的修养,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些道...
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无为无不为无可...
静观自然:探索“无为”哲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无为”一词似乎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高效、积极进取格格不入。然而,深究其含义,我们会...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