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精髓人物探寻性命双修之谜
我认为,性命之所以被称为“性命双修”,是因为“性”指的是内在的精神力量,而“命”则代表着外在的生命力。这种理解源于古代道教中的金丹术,在其中,“一性命而已”的理念占据了核心地位。通常来讲,“性”指的心灵状态,而“命”则是指生命本身。
在历史上,有些学者主张先修心性的,然后再修养生命;另一些人则相反,他们认为应该先从提升生命开始,然后再去培养心性的。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生命的支持,精神就无法存在;同样,没有深厚的心灵基础,身体也难以健康。在修炼道德的人看来,这两个方面需要并行,不可分割。
因此,我们应当追求一种整体性的生活方式,即所谓的“性命双修”。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要对待身体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护理。这一点与那些贤人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他们通过集中精力来培养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实际行动来完善自己的肉体。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欲望,以此保护我们的精气;减少言语,以此保持我们的气运;以及减少思虑,以此保留我们的神智。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使自己脱离世俗烦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更新,让自己回归到年轻时期那样的活力状态。
(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