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之灵魂通晓全卷之二十四
鄭思遠,少為書生,善律曆候緯,晚師葛孝先,受正一法文、三皇內文、五嶽真形圖、太清金液經、洞玄五符。入廬江馬迹山居,仁及鳥獸。所住山,有虎生二子,其母得人格,其父驚逸,其子未能得食。思遠見之,将還山舍養飼其虎父尋還依思遠。
後思遠每出行,乘騎虎父,而二虎子負經書衣藥以從。時於永康橫江橋逢相識許隱,並具煖藥酒,以火燒柴自炊。隱患齒痛,从思遠求虎鬚,以熱插齒間得愈。
臣道一曰: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思遠可謂上善者也,至於養道林泉,仁及鳥獸,但虎乃害人之獸,而人共惡之;但憐其失母,即收而飼之,是古人所謂養虎自患者。此必然之理,而思遠不見其為患,並且負經書衣藥以從,以及拾薪而然火,可謂道之高德厚,上善之感也。
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他性寡慾,不好榮利,一心只想學習神仙導養的法術。他在祖玄的教導下學成,便獨步江左,被尊稱為「葛仙公」。
晉成帝咸和初年,他被召為州主簿,因有煉丹秘術,被任命為散騎常侍領大著作。但他辭官回家,因年老了要去修煉長生不老的丹鼎。在廣州刺史鄧嶽處,他被留下,不准離開,但他仍舊決定到羅浮山去修煉。
在羅浮山中,他結交了一位名叫黃野人的朋友,這個人也有修煉長生的志向,在葛洪死後,他們兩個都化作了仙氣飛升天空。而這段故事,也成為了後世追求長生不老的一種傳說和信仰。
楊羲是晉代的一位醫學家兼道士,他與許邁等幾位同門結交深厚。在一次偶遇中,他得到了九華安妃傳下的靈寶五符,這些符對他的修行非常有幫助。他最終在東華上佐一職中達到了仙境,並輔佐了吳越的人鬼神靈事務。
許翽是一位雷平山上的真人,他幼年便展現出了異常聰明和超凡慧眼。他師承楊君三天曲素鳳文,並獲得授予上道的機會。在他的告別前夕,由於堅持早日遊歷洞室的心願,所以選擇告終並遷往方隅山中的方原館中生活。
許黃民則是臨沮令之一,在宋朝元嘉六年時因奉詔入剡,被馬朗敬重如君父般地對待。他本身就已修成了仙境,而且家族裡多有人得度世,因此他的家庭充滿了福祉與安寧。而馬朗自己則屢次見證到青衣玉女出現在自己的家中,這也是對他們家的祝福與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