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道长你说什么叫诸子百家是不是也在探寻道的奥秘_道教文化 - 天然道观
道教的根本信仰,深植于“大道”之宗旨。在这信仰体系中,常见一句至简至深的话语:“道生万物”,或许更准确地表达为“万物由道而生”。然而,有一个问题曾被提出:既然我们已知宇宙从一个奇点大爆炸诞生,我们为什么还要追问“道”如何生成万物?
在我们的教育和日常认知中,这种思考方式似乎显得荒谬。因为人们早已习惯于接受自然演化这一事实,不再去探究背后的原因。《道德经》中的文字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解释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从无穷的一开始,分出阴阳二气,然后阴阳交融产生了和气,而这又孕育出了天地与万物。
既然是自然演进的结果,那么就不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原因,就像我们对宇宙诞生的奇点爆炸持有类似的态度一样。这种反问似乎为“道”的生成提供了一种前提,即一切都是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产物,从先天的大道到现代世界的丰富多彩,是一段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
在这里,我们已经指出了思考这个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境:把“道”比作一种具有生成功能的实体,并不是那么恰当。这里使用了抽象化表达,“生”并不等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繁衍与成长,而是一种比喻,用来描述大 道如何使万事皆起源。这引出了两个关键概念: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
“道怎么样生成这些‘生命’”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确实颇具挑战性。《老子》中所述,大约只有两字:‘’(Dao)和‘’(De)。在古代哲人的理解里,这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关系——"德"是'’外现之形相,而'’则是"德"本身。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说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是他是否具有内心的那份真理。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如果一个人遵循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他们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拥有内心真理的人。
《老子》也提到,"''",意即强行赋予某些名词以特定的含义。在这里,它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定义这个难以捉摸的事物,使它成为可说的、可想象、甚至可感知的事实。但实际上,这个事务既存在又不存在,是无法用语言或行动完全捕捉到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其存在的一切事务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称之为 "''",并且尝试用不同的名字来命名它,因为他们发现任何名称都不能完全代表它所蕴含的情感和内容。
面对这个关于 "''是什么?" 的问题,《老子》的答案非常明确:
虽然将其称作 "''",但 ''并非物理实在,因此只能领悟而不可占有。
''与世间所有具体事务不同,它是一种抽象形式;因此,将其称作 "无"。但这个 "无" 并非独立存在,只是在依赖于世间所有具体事务中的 ''而存在。如果没有 ''及其他具体的事务,那么便不会有此处所谓的 ’’.因此,'' 在众多具体的事务之中,在它们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 是从虚无中创造出实际世界,也意味着一切事情都是从没有转变为了有的过程。不过如果这样讲,还会有人好奇,从空洞虚无的事情突然冒出来?这是另一个陷阱的问题,与询问"Why does the Dao generate all things?" 这个问题相同,都隐藏着预设性的错误观念。一旦看到世界原本为空白,然后忽然出现了,则立即会想要知道,由什么力量促成了这一切发生?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哪个地方看待这场景,无论你站在何处,你都会看到的是来自某个 “有”的新生命、新植物、新影子的产生。而这些新的东西,比起那个最初发出的原初材料却又如此不同,但同时,却又紧密相连,每一次变化每一次新的生命都是基于旧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一次新旅程,一次新的可能性开启。这整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叫做 ””。不过,把这种变化视作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单独完成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一次改变都是系统性的、一致性的参与其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最终导致的是整个系统不断更新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的情况。
总结一下,当谈论 “” 时,要避免将其视为单独独立的事实,如同谈论爱情时不应该仅仅关注情侣双方,更应该关注整个家庭以及社会背景。当只专注于单一因素时,便容易失去整体认识,以及主客观结合,从而失去了修行悟透真理的心灵活动空间。而修行,其目的就在于帮助人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让短暂的人生的意义变得更加珍贵。此乃提出 “” 这个命题最根本目的所在。(文章作者: 高璟,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