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悟天之道成真经注疏之六

悟天之道成真经注疏之六

德充於内,物应於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鲁有兀者王驸,有刖一足日兀。形虽残兀,而心实虚忘,故冠《德充符》而为篇首也。

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陪从王聆禀学,其门人如似於仲尼者多矣,与孔子同徙中分鲁国。

常季问於仲尼曰:王驸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而立不教,坐不议,无言论,却只虚往实归。未学无德亦为虚往,不知何谓?

是故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以此惑众,使得失于道。

常季怪其残形而聚众极多欲显德充之美,则发斯问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我直后而未往耳,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请益服膺,以我为师则可矣。

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与从之。我以神全心具,与物冥合,则天下莫能离。一国不足以明其道,用天下以明天下,则更无疑矣。

常季曰:彼兀者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我不知运智用心独如何?是否皆然?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但不得变;虽覆坠亦将不遗。此乃灵心安审妙体真元,与道相应,不为物所迁变,是故守宗本焉。

常季曰:何谓此等情事?

仲尼曰:自异视肝胆楚越;自同视万物皆一,此乃玄通泯合之士也。在世间观察一切生杀变化,如置酒赊账,都忘了宜处,便随顺自然,无违无悔,因其所异异,其所同同,为之一致,无非、无是,即混然作一体,用变化任化迎物,不折挠。此乃至高的境界,也就是最大的自由和平衡,是真正的人生状态和存在方式。这是一种超越一切分别和对立的意识状态,它使我们能够看透一切表象,只留意到一个根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自身的真性或本质。这是一种觉醒,一种超越个人有限感和时间限制的觉醒,让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宇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并不孤立,它是宇宙的一部分,这个宇宙又包含了所有其他生命形式,所以我们的每一次行为都影响着整个宇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成为一种积极参与并尊重这一连续性的存在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类存在的本质以及我们的关系如何与世界接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类价值。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核心 念九字真言后果...
真言的诞生与传承 在远古时期,一位深知人间苦难而又拥有超自然力量的高僧,创造了这九个字的咒语。据说,这个咒语能够将施者的恶意转嫁给他人,同时也会招来不可挽...
看道德经的都是什么人 庄子思想中的无...
庄子思想中的无为与有为:探究自然之道与人类行为的哲学对立 引言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以其独特的“无为而治”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哲人和政治家。他的这种思想并非...
九字真言的寓意和象征 常应常静-心境...
心境沉淀:常在安静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在喧嚣和忙碌的现代社会,我们往往被各种刺激和压力所包围。然而,为了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宁静,许多人开始重视“常应常静”的理...
道家思想与道教的相同之处 宋代诗人艺术探...
宋代诗人艺术探究:精选300首词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诗歌之巅峰,尤其是在词的创作领域。从晚唐到北宋,词风不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宋体”。这段...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