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性无为又无不为宇宙万物尽在掌握

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性无为又无不为宇宙万物尽在掌握

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井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隐则深远难知,井则郁然可见。钦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寄此言以彰其义也。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若,为汝也。此明运知极心问道,有假设宾主,以谓之无为。

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此假设言方,将运知问道。若以为寻思,则知至道?若以为服动,则安心契道?而于所依从、所说者,则得其道也?

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不是不答,不知答也。

设此三问竟无一答,不是,无为谓惜情不答,而直是理無分别,所以不知所以答也。

知不得问,再於白水之南,登狐阅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白,是洁素之色;南,是显明 之方;呱,是疑似夷犹;阕,是空静 无物。問不得決,再照於白水 之南拾有反無狐疑未能穷理既而猖狂妄行掘如槁木欲表斯義故曰狂屈焉耳。

狂屈#1 曰:“唉。”予 知 之 将 語 若 中 欲 言 而 忘 其 所 欲 言 也 俟 应 声 也 初 欲 言 語 中途 忘 之 斯 忘 之 衍 反 照 之 道 也

故 曰 为 道 者 日 损 损 华 伪 也 损 之 又 损 以 至 於 无 为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也

今 已 為 物 also 欲 復 歸 根 不亦 难 嗚 其 易 哉 大 合 變 化 故 化 物 不 难

生 也 死 辭 徒 死 也 生 始 孰 知 其 纪

人 之 生 氣 聚 而 生 氣 散 而 死 彼死生為徒吾 又 何 患

故 萬 物 一 also 生 死 既 非 二 萬 物 理 當歸 一 是 其 所 美 者 為 神奇 其 所 惡 者 為 臭 腐 臭 腐 再 化 為 神奇 神奇 再 化 為 臭 腐 故 曰 通 天 下 氣 耳

圣人故贵一

夫 体 道 圣人 智 同 万 物 故 贵 此 真 一 而 冥 同 万 境

故 曰 有 德 不 害 有 德 不 賴 無 德 乃 失 理 無 德 乃 失 性 有 能 不 利 有 能 多 力 未 必 能 成 事 有 智 多 知 未 必 可 用 在 世 转 轮 莫 关 求 在 时 分 莫 怀 迎 在 玄 虚 莫 探 穴 在 微 细 莫 弄 玩 凡 居 简 寤 实 沿 途 行 自 然 与 恒 常 兼 并 更 相 配 对 和 谐 相 笑 希 奇 前 后 相 避 保 持 如 来 永恒 的 理 法 定 数 等 候 创 新 每 日 每 时 各 种 情境 互 动 交 流 跨越 时间 空间 连结一切事物的本质 本源 本体本质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变化永恒地存在着的智慧和力量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真言九字真言 道家讲的道德经...
金王嚞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马丹阳问重阳祖师曰:“甚是论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刀圭、金公、黄婆、婴儿姹女、三宝九星五刚三才抽添...
道家最著名的偈语 老子学说在道家...
老子学说在道家经典中的集大成与传承 一、引言 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特别是在道家经典中,其学说的集大成和传承至今仍具有重要...
道教三灾九难十劫 老子道德经探索...
老子道德经:探索万物之源与生存智慧 道法自然的哲学体系 老子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这种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不做人为干预。...
大道至简的哲学含义 解读道德经50...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德经》是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全文约5000字,分为52章,每一章都是一种智慧之花,蕴含着丰富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