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深的山谷中道士李含光静静地坐在石桌前手中紧握着那本古老的经文月光洒落在他的脸上他闭上了眼睛开始了
在唐朝的盛世里,李含光这个名字响彻了整个道教界。他的祖先是江夏太守李弘,为了躲避王莽的乱政,他们迁移到了广陵(现在的扬州)。从此以后,他们就成了广陵人。这家人的本姓是弘,但因为避讳唐高宗太子李弘,所以改姓为李。他们一家对儒学有着深厚的尊重。
李含光出生于开耀二年(682年),自幼便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师从江都的一位名叫李先生的道士。在中宗神龙元年的某个时候,他以品行清誉得到了成为道士的地位,并且住在东都洛阳的大观山上的龙兴观。他后来又移居到了嵩山,在那里修炼达二十年之久。
在开元十七年的某一年,唐玄宗召唤他到宫中询问有关修炼的事宜。当时的情景令人难忘,因为玄宗看上去非常感慨地说:“我一见到你,就知道司马真人还活着。”玄宗还询问了一些关于金鼎的事情,而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事情都是传说中的。但无论如何,玄宗对于他的智慧和见解感到非常钦佩,因此下令让他担任阳台观的住持。
在阳台观这段时间里,李含光继续他的修炼,同时也承继了司马承祯留下的传统。他极其勤奋地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学习,这使得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注意到茅山派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失散不存。他决定回到自己的祖籍地——茅山,以收集并整理那些珍贵的经典,使得上清派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当天宝四年(745年)十二月份,有皇帝亲笔书信召请他回京述职。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要回到茅山继续他的工作。在那之后,不仅中央政府给予了支持,而且禁止任何非斋戒者进入茅山周围地区,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也确保了那些需要严格戒律才能接触到的秘密知识不被滥用。通过这样的措施,以及李含光个人对经典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清派再次迎来了繁荣时期,其影响力扩展到了整个江南地区,从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