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全真派的传戒科仪仿佛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在其中跳动讲述着一段段神秘而庄严的历史故事
中国古话云:“无规矩,无方圆。”各行各业、各门各派、各宗各教都有自己的规矩,对道教而言,这个规矩就是戒律了。所谓戒,是解、界、止的意思,它是道士归真的首要。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说: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防止诸恶。其实戒就是禁止的意思,它是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所谓律,是禁止道士某些不当行为的规则,是道士犯戒后惩罚的手段,内容是根据戒条而订立的,所以道士除了遵守戒条外,还必须熟悉律文规则。
有戒就必须授。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从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 道等借鉴儒家名教纲常的一些观念和佛教戒律的一些规定而制定“三皈”、“五戒”、“八戒”、“十戒”。这些内容除五禁与八禁基本相同外,还包括“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以及其他更为细致的小节。
南宋时期,全真派兴起,不仅出现了“传法”制度,而且还出现了“传炼”的制度,以确保修炼者能够正确理解并实践修持手续。这一制度要求每位修炼者都必须先通过一个叫做“初真”的入学考试,然后再接受中极和天仙大定的训练。此外,全真派还有一套详尽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修养方法,如呼吸控制(内丹)、正思诚意(净心),以及四种主要功夫——静坐、大力、小便、小便等。
至于清代,全真派虽然继续保持其原有的宗旨,但其组织结构却逐渐衰败,一部分人转向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仙或隐居式生活,而另一部分人则继续维护其既有的传统文化和哲学体系。不过,由于政治环境不断变化,以及社会风俗日新月异,全真派也被迫适应新的时代,并且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全真派对于它自身的人物准则一直是一项重要任务,他们相信这将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精神上的超越,也使得他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句简单但深刻的话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