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传戒之风仿佛一位智者在静谧的山林间用温和的手势唤醒沉睡的真理
道教全真派的传戒科仪,仿佛是一位智者在静谧的山林间,用温和的手势唤醒沉睡的真理。它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初期道教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借鉴儒家名教纲常的一些观念和佛教戒律的某些规定而制定了“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
南宋时期,全真派兴起,与此同时,出现了“传戒”制度,以确保法不传于匪人,并且积功累德、丹法修持、清静清修、长生久视之术。此外,还有具体要求,如《重阳立教十五论》、《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七真之首马丹阳真人有《丹阳真人直言》,邱祖则有《长春真人规榜》、《长春真人垂训文》。
至邱长春祖师时,全真戒规为口口相传、单枝相接的形式。赵道坚因辅佐邱祖在白云观率众有功,“于大元至元庚辰十七年(1280)正月望日授初 真 戒”。后来,又出现了清规,这是对犯律道士的惩处条例。在元明之际,有《全真清规》的订立,以及后来的北京白云观所订清规,都按事先行为轻重分别处以不同惩罚。
王常月撰《初 真 戒律》,与《中极 戒》、《天仙大 戒》合称“三堂大 戒”。凡从他受此三戈 之 道士,须经百天戈 期。他于顺治乙未(1655)秋到京都,在丙申(1656)三月望日于白云观中传戈,使全真的传戈制度闻名大江南北,从而使全真的学说得以广泛传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