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用哪种方言说乌粉
围屋之都山水龙城:探索杨村乌粉的风味与历史
在这座被称为“围屋之都”的美丽山城中,山水龙城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和丰富的美食而闻名。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这个充满历史与风味的地方,品尝一道经典的龙南美食——杨村乌粉。
杨村乌粉是一种选用优质红薯粉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成线状制品的小吃。这道菜早在明代以前就已经流行,而现在,它更是成为了一种传统小吃,不仅在本地享有盛名,而且还销往了省内外及东南亚国家。
除了它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杨村乌粉还有着浓厚的人文背景。在追溯它来历时,我们发现,这道菜可以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那时候,由于朱元璋对振兴农业的一系列措施,一些来自中原地区的人迁移到了龙南,并最终定居在了现在的杨村。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大幅增加,这里的居民开始将剩余的大米、红薯、山芋等产品运往广东换取其他必需品。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们不得不翻越两条崎岖不平的地形——五花嶂下面横岗,以及角嵊顶下的玉坑路程长达三十里。此间,还有一句民谣传唱:“五花嶂兩頭沾水三十里,上就上到頂,下就下到底。”从山脚下的横岗上翻到顶峰,再从顶峰下去直至玉坑,也是三十里的路程。而后,要穿过七八里的密林才能抵达广东和平县城。
面对重重困难挑战,这些劳动者们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红薯、山芋做成了粉丝。这样既减轻了肩上的担子,又能换回更多宝贵物资,从而得名“杨村乌粉”。
通过这样的创意方式,将原本艰辛劳作转变为一种小吃,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让这道食品拥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怀。在这里,您不仅能体验到高原上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尝到深藏情感的小吃——杨村乌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