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龙艺亮相天穿节物品展
我们中国人对于元宵佳节往往是非常重视的,各地有各地的过法。而在闽南地区,则以舞龙、龙艺的方式去庆祝元宵佳节。勤劳的人们用自己传统的“龙艺”方式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硕果丰收。
龙艺是平和县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龙艺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每块木艺板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舟、车模样,并点缀花卉草虫鱼和彩灯,此项工艺称“装藝”。每块艺板上站一位5至8岁少女或少男,全部按戏曲人物打扮,称“藝旦”。
以前,要是哪家的小孩被选中了去“装藝”,则是非常荣幸的,还可以得到一定的酬金。而在当今,要想你家的小孩去“装藝”,除了要交一笔钱外,还要走后门才能荣幸地当选。
龍藝节数不一,有24節、中秋節時結扎了一尾龍藝長達七十二節,是闽南历史上最长的一尾龍藝。在當年的慶典中,每個人都穿著傳統服飾,用傳統樂器伴奏,用燈笼照亮街道,使得整個城市充滿了熱情與活力。
平和始有龍藝,当不迟于明末清初。这種文化活動不僅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種社區間聯繫的手段,也是一種對過去歷史記憶保留的手段。
近年來,由於技術進步,這些傳統活動也開始融入現代元素,比如使用LED燈具取代傳統燈笼,以創新手法展示古老文化,使之更加吸引觀眾,並且更容易保存下去。
這些美麗的情景,不僅讓參與者感受到無比榮耀,也讓觀眾們感到心旷神怡。在這個快節奏生活中的世界里,这样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放慢脚步,与自然与他人的连接,为现代都市生活增添了一抹温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