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的龙艺元宵之夜学习普通话的感受如同点燃的红灯笼照亮了物品间的情谊
我在福建平和县,亲眼见证了一个特殊的元宵佳节庆典。这个地方以其独特的“龙艺”传统而闻名,这种艺术形式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龙头、龙段和龙尾。每一部分都经过精心打造,每个“节”(木制板块)上有着精美的装饰,模仿楼阁、舟车等形象,并点缀着各种花卉、草虫鱼和彩灯。
每位5至8岁的小女孩或小男孩都会站在一块艺板上,他们穿着戏曲服装,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孩子被称为“艺旦”。在过去,如果某个孩子被选中参加这项活动,他不仅会感到荣幸,还能获得一定的报酬。不过现在,要想让你的孩子参与进来,你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并且还需通过人脉关系才能得到机会。
这些木制板块之间使用旋纽连接,可以自由活动,就像一条蜿蜒的龙。在元宵期间,这些艺术品会在狭窄的村庄街道上游走,每次游行时都伴随着锣鼓队伍。这种传统活动据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候人们会结成架子,用童男童女来演绎故事,然后在县庭前展示。
五十年代后,“龙艺”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个人家庭自主举办转变为集体举办。这导致了更华丽的表演装饰,以及电力照明取代了原始的手工制作灯光。此外,还加入了广播歌曲,使整个场面更加壮观。
近年来,“龙艺闹元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保留项目,不仅丰富了民众节日生活,也成为展现民俗文化的一种平台。我看到的是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为古老艺术增添了一抹现代色彩。而每当正月十五晚上,我都会看到数条长 dragon 艺缓缓游走于县城街道,周围商家居民放烟花鞭炮,把夜空染成了温暖多彩的情景,让整个城市充满欢乐祥和,是真正的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