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道家代表人物清和宗师尹志平
,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曾遇马钰而欲弃家入道,被父锁闭静室后再次逃去,最终在昌邑西庵居住并参禅于栖霞的邱处机。随后受《易》于郝大通、箓法于王处一,其道名四播远近尊礼。
金明昌二年(1191)参与栖霞之事,与邱处机相结,为其“玄妙”所得。此后,又与潍州玉清观主盟齐东二十年。在元太祖十四年被征召至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并参与了宋就元聘金银的赞画工作。随后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觐见成吉思汗,在大雪山为十八随行之冠。
元太宗十九年返燕京居长春宫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四方尊礼者云合。尹志平退居德兴龙阳观寻隐烟霞观,是为全真第六代掌教宗师。在掌教期间,全真道得以继续发展,他还参与编纂《大元玄都宝藏》并筹措经费,以及尊显祖师的事宜。
在他的指导下,全真派影响力极大,他咏怀诗词甚多,有《葆光集》,编辑有段志坚的《清和真人北游语录》等。他强调修行积累功德、克己济人,以致圣人设教诫善,而非安享其成不作为。他勤诲严律,一生淡泊,不慕荣利,即使掌教也持谦让态度。当邱处机逝世,他继任,但因众请勉从而出山;当他十一岁之后退隐,让李志常代主教席时,再次隐居。这是当时“二教”官职盛行、官位重大的时代中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表现。